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分条件好 |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
A.过境前甲地吹西北风 |
B.过境时甲地河流含沙量变大 |
C.过境时甲地河流流量剧增 |
D.过境后风暴潮势力强大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热力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丁处
【小题2】若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4】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洋流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若该图表示热力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丁处
A.风力大于各处 | B.气压高于丙处 |
C.气温高于甲处 | D.多为阴雨天气 |
A.甲地纬度为30° | B.丁地纬度为60° |
C.甲地气压为低压 | D.④为盛行西风 |
A.①表示海水蒸发 | B.②表示地表径流 |
C.③表示下渗 | D.丁表示海洋 |
A.①是墨西哥湾暖流 | B.②表示北赤道暖流 |
C.③洋流性质是寒流 | D.丙地可能形成大渔场 |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2】对图中①②两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小题2】对图中①②两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中心阳光明媚 |
B.②处为气旋 |
C.①处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
D.②控制下天气晴朗 |
下图为“北半球某理想等压线图中大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其中代表风向的字母是
【小题2】对该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其中代表风向的字母是
A.a | B.b | C.c | D.d |
A.最近地面的气压分布 | B.海上的d比陆地上小 |
C.c最终将平等于等压线 | D.b和c始终相互垂直 |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
(3)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 ,说明判断的依据: 。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
(3)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 ,说明判断的依据: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小题2】下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小题3】关于上题图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水循环 | B.温室效应 |
C.热力环流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会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 |
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小题2】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表示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大气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A. C两处的气压值分别是
A. 1012、992
B. 1020、992
C. 1012、1000
D. 1020、1000
【小题2】此时,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小题1】
A. C两处的气压值分别是
A. 1012、992
B. 1020、992
C. 1012、1000
D. 1020、1000
【小题2】此时,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A.A | B.B | C.C | D.D |
某一深秋的夜晚,在一开阔草坪上放两张深色的纸张,在纸上压一石块以免被风吹走,将一把雨伞打开遮住其中一张。到第二天清晨,发现没有被雨伞遮住的那张纸上凝结了露水,有伞遮住的纸上没有露水。这个实验模拟了大气的
A.成云致雨的过程 | B.“遮阳伞”作用 |
C.“防弹衣”作用 | D.“保温被”作用 |
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 B.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 |
C.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 |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