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纵向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14:00时在10 cm深度处温度最高
C.表层热量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 cm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小题2】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砚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有人说,逆温层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图中无逆温现象的是
A.B.C.D.
【小题2】逆温层成为雾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A.逆温使得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多
B.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水平运动
C.逆温层的存在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D.逆温层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形式主要为下沉运动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下图为北欧地区略图,下表是A、B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甲国的海洋渔业十分发达,在国内、国际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专门的渔业部的国家,渔业的管理、捕捞、加工和销售都形成了配套的体系,其渔业产品的90%都销往世界各地。
(1)简述乙国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与B相比,简述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分析在甲国沿岸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表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给甲、乙两地带来大量水汽的风向相同,其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小题2】影响甲、乙两地太阳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天气状况C.地形地势D.昼夜长短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南半球中纬度某平原地区某月3---9日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月最可能是
A.1月B.5月C.7月D.11月
【小题2】下列日期中最有利农产品品质提升的是
A.3日B.4日C.7日D.8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B.③和②C.④和②D.④和①
【小题2】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地区气温空间变化规律的是
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减小B.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C.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先减后增D.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变化不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气中能吸收紫外线的是( )
A.二氧化碳B.臭氧
C.氧气D.固体杂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四幅大气热力环流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关于大气垂直分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层
B.流星、极光等自然现象多出现在C层
C.飞机一般在A层飞行,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存在于B层
D.C层大气密度小、气压低
【小题2】关下列于A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流运动以平流为主
B.集中了几乎全部水汽和杂质
C.主要靠来自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温
D.空气稀薄,有利于高空飞行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aB.b
C.cD.d
【小题2】图中反映二氧化碳增多,增强大气“温室效应”的箭头是()
A.aB.b
C.cD.d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