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极地区某年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小题2】G地的风向
【小题3】若L所在气压场等压线往东北延伸发展,则原极地冷空气

【小题1】图示L地区等压线发生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海陆分布与纬度 | B.洋流与海陆分布 |
C.海水温度与海拔 | D.太阳高度与降水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A.势力加强 | B.挤压抬升 |
C.南下蓄积 | D.变暖下沉 |
探究发现
为了探究海洋和陆地比热容的差异说明地理现象.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得出了相应结论。结合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实验步骤及结论:
①测量水和干沙的温度,并记录下来。因为都在室温状态下,它们的温度相同。
②打开白炽灯,照射两个烧杯,观测并记录照射5分钟和10分钟后水和沙的温度,发现干沙比水温度高,升温快。
③关掉白炽灯,观测并记录5分钟、10分钟后水和干沙的温度,发现干沙比水温度低,降温快。
(1)从地理角度说出该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2)下图中与该实验现象原因相同的是( )

(3)用该实验现象所反映的地理原理,分析东亚冬季风的形成原因。
为了探究海洋和陆地比热容的差异说明地理现象.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得出了相应结论。结合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实验步骤及结论:
①测量水和干沙的温度,并记录下来。因为都在室温状态下,它们的温度相同。
②打开白炽灯,照射两个烧杯,观测并记录照射5分钟和10分钟后水和沙的温度,发现干沙比水温度高,升温快。
③关掉白炽灯,观测并记录5分钟、10分钟后水和干沙的温度,发现干沙比水温度低,降温快。
(1)从地理角度说出该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2)下图中与该实验现象原因相同的是( )

(3)用该实验现象所反映的地理原理,分析东亚冬季风的形成原因。
地处30°N的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2016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受某次寒潮影响的雨雪天气分界线移动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日至22日期间,受冷气团影响时间最长的是
【小题2】20日成都与武汉日均温出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22日,当杭州太阳最高时,昆明的日影朝向为

【小题1】20日至22日期间,受冷气团影响时间最长的是
A.成都 | B.昆明 | C.武汉 | D.杭州 |
A.纬度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A.西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末,形成于大西洋洋面上的强飓风“桑迪”横扫了美国东部海岸,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强降雪,影响了美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导致800万居民无电力供应、使得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2012年10月29日天气形势示意图。(一般飓风的半径为三四百千米,桑迪半径达到八百千米。)

(1)分析图示区域形成暴雪的原因。
(2)分析“桑迪”危害严重的原因。
2012年10月末,形成于大西洋洋面上的强飓风“桑迪”横扫了美国东部海岸,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和强降雪,影响了美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导致800万居民无电力供应、使得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下图为美国东部地区2012年10月29日天气形势示意图。(一般飓风的半径为三四百千米,桑迪半径达到八百千米。)

(1)分析图示区域形成暴雪的原因。
(2)分析“桑迪”危害严重的原因。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小题2】与夏季相比,冬季()
【小题3】该日下列时段中,陆风最强的是()
【小题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 B.陆风转湖风10:00~11:00 |
C.湖风转陆风12:00~13:00 | D.湖风转陆风13:00~14:00 |
A.陆风转湖风提前 |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
C.湖风转陆风提前 |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
A.7:30~8:30 | B.10:00~11:00 |
C.6:00~7:00 | D.13:00~14:00 |
A.湖陆的湿度差异 | B.湖陆的热力差异 |
C.湖陆的海拔差异 | D.湖陆的面积差异 |
下图为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力,气压单位为百帕,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小题2】上图示反映的大气运动位于

【小题1】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 B.b、a、d、c | C.a、b、d、c | D.c、b、a、d |
A.南半球近地面 | B.北半球近地面 | C.南半球高空 | D.北半球高空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A.①太阳辐射 | B.②大气辐射 |
C.③大气逆辐射 | D.④地面辐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图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右图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

(1)说出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2)图18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的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
(3)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
材料一: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图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右图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

(1)说出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2)图18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的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
(3)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