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中反映二氧化碳增多,增强大气“温室效应”的箭头是()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2 10:24: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甲→乙→丙→丁→甲
B.甲→丙→丁→乙→甲
C.乙→甲→丁→丙→甲
D.乙→丁→丙→甲→乙
【小题2】关于图示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
B.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C.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D.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同类题2
(题文)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同类题3
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一般认为是( )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
B.生物分解有机物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小题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
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图。
材料二 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见上图)6月与12月气温比较图(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福建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福建西部武夷山区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而福建东部沿海及海岛岩石类型却基本上都是岩浆岩。试分析福建东部多岩浆岩的原因。
(3)说明6月、12月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5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其能够
A.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B.吸收短波辐射放射长波辐射
C.吸收并放射短波辐射
D.吸收长波辐射放射短波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