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填“地面”或者“太阳”)(2分)
(2)A层以____________运动为主(填“水平”或者“对流”)。原因是什么 。(4分)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______(填字母)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_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天气最复杂多变。(10分)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___。(填“地面”或者“太阳”)(2分)
(2)A层以____________运动为主(填“水平”或者“对流”)。原因是什么 。(4分)
(3)在A、B、C三层中,飞机多在______(填字母)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_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天气最复杂多变。(10分)
读材料,完成(1)~(6)题。(26分)
材料一 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强台风级)的中心于10月4日下午2点10分前后在广东省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登陆。“彩虹”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0百帕。“彩虹”是今年今年首个登陆粤西的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十月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
材料二 10月4日某时雷州半岛气压分布图

材料三 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其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处海拔259米。目前,雷州半岛已是中国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12年8月,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的南方沿海最大的钢铁厂落户湛江东海岛。
(1)此时A地的大树倒往_________方向(2分),
(2)B地对应的气压可能是( )(2分)
A.1110Pa B.1240Pa C.1178Pa D.1100Pa
(3)关于雷州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4分)
A.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B. 台风多,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C. 特色农业基地的优势农产品有甘蔗、棉花
D. 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根据材料分析雷州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6分)
(5)分析湛江宝钢建设的区位优势(6分)
(6)湛江宝钢落户东海岛后,其他如钢球厂,中科炼化等相关企业随之集聚于此,分析这种工业活动空间集聚的原因。(6分)
材料一 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强台风级)的中心于10月4日下午2点10分前后在广东省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登陆。“彩虹”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40百帕。“彩虹”是今年今年首个登陆粤西的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十月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
材料二 10月4日某时雷州半岛气压分布图

材料三 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其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处海拔259米。目前,雷州半岛已是中国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2012年8月,由上海宝钢集团投资兴建的南方沿海最大的钢铁厂落户湛江东海岛。
(1)此时A地的大树倒往_________方向(2分),
(2)B地对应的气压可能是( )(2分)
A.1110Pa B.1240Pa C.1178Pa D.1100Pa
(3)关于雷州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4分)
A.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B. 台风多,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C. 特色农业基地的优势农产品有甘蔗、棉花
D. 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根据材料分析雷州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 (6分)
(5)分析湛江宝钢建设的区位优势(6分)
(6)湛江宝钢落户东海岛后,其他如钢球厂,中科炼化等相关企业随之集聚于此,分析这种工业活动空间集聚的原因。(6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
材料一长江中游D湖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D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1)概述材料一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湖陆风是指由于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风。请画出D湖区白天的湖陆风示意图,并简析该湖区湖陆风在每年7~8月份最为明显的主要原因。
(3)简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环境产生的影响。
(4)针对D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
下图为四川盆地内某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PM10某时段内浓度变化图。12时至14时,PM10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减弱影响了对流运动 |
B.气温上升使空气对流的高度增加 |
C.太阳辐射增强致污染物多下降沉淀 |
D.地面辐射减弱使空气对流作用变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11月17日凌晨1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45°49′S,170°38′E),在这里进行抵达南极前的最后补给。并为穿越“咆哮”的西风带做准备。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2)“咆哮”的西风带是下图中的____,此地带风大浪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 ____。

(3)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5)在中山站升起的五星红旗飘向________方向。
材料一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11月17日凌晨1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45°49′S,170°38′E),在这里进行抵达南极前的最后补给。并为穿越“咆哮”的西风带做准备。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2)“咆哮”的西风带是下图中的____,此地带风大浪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 ____。

(3)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成因。
(5)在中山站升起的五星红旗飘向________方向。
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小题1】
A.北半球寒流 | B.北半球暖流 |
C.南半球暖流 | D.南半球寒流 |
A.20℃或16℃ | B.19℃或15℃ |
C.17℃或18℃ | D.23℃或14℃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
B.N地:地势平缓,滩缓沙软 |
C.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D.M地:受暖流影响,水温适宜 |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月最可能为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少的是
【小题3】⑤地附近著名地理事物是
【小题4】图中④地的风

【小题1】该月最可能为
A.1月 | B.3月 | C.7月 | D.9月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直布罗陀海峡 | B.乌拉尔山 |
C.土耳其海峡 | D.苏伊士运河 |
A.能发展成为台风 | 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 |
C.为巴西高原带来降水 | 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小题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小题1】图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小题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

【小题1】图中②表示大气的
A.反射作用 | B.吸收作用 |
C.保温作用 | D.辐射作用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2011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根据下面三幅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9分)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3分)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2分)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1分)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3分)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3分)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2分)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1分)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