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小题2】
A.20℃或16℃
B.19℃或15℃
C.17℃或18℃
D.23℃或14℃
【小题3】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N地:地势平缓,滩缓沙软
C.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D.M地:受暖流影响,水温适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1-18 04:00: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于( )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高压影响
D.低压影响
【小题2】“放火作煴(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减少了地面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
D.减少了大气辐射
同类题2
下表反映对流层大气中某些气体的变化,下图表示大气的热力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随着表格中气体的变化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
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减弱
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
【小题2】关于图中各辐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长波辐射
B.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②在白天不能起到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短波辐射
同类题3
下表是某地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稀疏灌木年最大雪深最小的原因是 ( )
A.植被截留
B.融雪最快
C.降雪最少
D.风速太大
【小题2】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增加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
B.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增强地面反射,降低大气温度
D.增强大气辐射,减小昼夜温差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其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散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小题3】太阳、大气、地面三者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 )
A.太阳→大气→地面
B.地面→太阳→大气
C.太阳→地面→大气
D.大气→地面→太阳
【小题4】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
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降低
D.升高——降低——升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