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雾是指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汽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
【小题1】有关霾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雾或霾的特点和影响是()
雾是指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汽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
【小题1】有关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就北京而言,夏季的霾主要以燃煤、土壤粉尘、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为主 |
B.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霾 |
C.东北、华北地区农民在田地燃烧大量麦秆和稻草,产生的霾都发生在秋季 |
D.降雨、大风等天气有利于霾的扩散 |
A.霾一般有日变化,雾的日变化不明显 |
B.能见度相同的条件下,大气的相对湿度大时,为霾,小时为雾 |
C.雾使地面水汽不易蒸发,滋润土地,同时又具有保温作用 |
D.露点高低主要受凝结核的影响 |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月~次年4月降水量、5~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小题2】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小题1】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200km附近 | B.300km附近 |
C.400km附近 | D.900km附近 |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
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
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
下图为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 | B.东南风转西北风 |
C.东北风转西北风 | D.西南风转东北风 |
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
【小题2】若该模式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则()
【小题3】若该模式图表示“中纬大气环流示意图”,则甲处代表的气压带为()

【小题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乙>丙>甲>丁 | D.丙>丁>乙>甲 |
A.甲地表示郊区 | B.乙地表示城市 |
C.④的风向是由城市吹向郊区 | D.④的风向是由郊区吹向城市 |
A.赤道低压带 | B.副热带高压带 |
C.副极地低压带 | D.极地高压带 |
下面甲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乙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空2分)

(1)此时该地区正处_______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a点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____,a、b两地空气的水平运动情况是________。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_______,B点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此时该地区正处_______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a点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____,a、b两地空气的水平运动情况是________。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_______,B点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三地的大气环流相同 |
B.三地气候类型各不相同 |
C.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②地 |
D.③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受热不匀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 .
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① ;
② 。
(3)形成B层气温变化特征的原因是 。
(4)C层中有若干 层, 强烈时,无线电短波信号会受影响。
(5)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 。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原因 .
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① ;
② 。
(3)形成B层气温变化特征的原因是 。
(4)C层中有若干 层, 强烈时,无线电短波信号会受影响。
(5)A—B—C大气密度变化趋势是 。
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11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A.保温作用 | B.反射作用 |
C.吸收作用 | D.散射作用 |
A.11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
B.11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
C.11月6日最容易出现霜冻 |
D.三天中气温最低出现在子夜时分 |
读下面东亚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下列四地平均风浪最大的是
【小题2】图示时刻的各地的天气状况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时刻,下列四地平均风浪最大的是
A.辽东半岛西岸 |
B.朝鲜半岛东岸 |
C.北海道岛东岸 |
D.本州岛西岸 |
A.①地晴天吹偏北风 |
B.②地雨天吹偏南风 |
C.本州岛天气晴朗 |
D.黄海海域气流上升 |
岑参边塞诗: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该诗反映的是我国新疆地区多大风的气候特点,不属于其成因的是:
A.处于中纬西风带,风力强盛 |
B.我国新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 |
C.北部为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 |
D.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间隘口,形成风力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