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大致沿35°N从我国郑州至日本东京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的气候数据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乙地是
A.朝鲜半岛
B.济州岛
C.钓鱼岛
D.台湾岛
【小题2】如果上图右侧的两组气候指标M、N是在甲地、丙地、东京三地中的两地统计所得,下列组合符合实际的是
A.甲—M;丙—N
B.甲—N;丙—M
C.丙—N;东京—M
D.东京—M:甲—N
【小题3】造成M、N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沿岸洋流
D.距大陆内部远近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8分)


(1)甲乙两城市气候特征相比,甲城市的大陆性更强,请写出判断理由。(4分)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以下选项中关于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2分)
①、夏季甲城市比乙城市日照时间长     ②、甲城市纬度低
③、甲城市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  ④、乙城市的气温比甲城市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结合图中的积温、降水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其中A地适宜发展______ 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2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

(1)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递变的趋势,可以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具有   的分布规律。甲地的年降水量 (大于或小于)400mm,请解释其原因
(2)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有结冰期 ④有凌汛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⑤
(3)乙地的地形区名称是 ,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4)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热充足;有祁连山的 作为灌溉水源。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A示意某月世界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能正确示意图中甲、乙一线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小题2】图中四地( )
A. 甲地为西北风且风力最大 B. 乙地气压偏低,阴雨绵绵
C. 丙地最易出现阴雨天气   D. 丁地出现阴天、大风等天气
【小题3】图B为图A中某地此时期的气温曲线图,则该地最有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8分)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2)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泄漏会产生很多气体状的物质,爆炸的时候许多物质会形成微粒,这些微粒也会漂浮在空气中,一部分重的颗粒还会掉在周边的范围内,但是一部分比较轻的气溶胶,会飘洒的比较远。
材料二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月13日发表报告称,大地震致使日本东部移动了12英尺(约合3.6米)。
材料三 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 ℃等温线,请分析A、B两处等温线的差异并解释成因。
(2)指出大地震使日本向什么方向移动,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专家指出,本次日本核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小,请从地理角度解释原因。
(4)此次地震将对日本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东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北信风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山地的山峰周边等高线及等温线示意图(下图),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气温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丁>丙B.丙>甲=丁>乙
C.丙>乙=丁<甲D.甲>丙>乙=丁
【小题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粮食收获时最好的天气是晴天,以便及时晾晒。下图为2012年10月24日—2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秋收农用天气预报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示时段内,①区域粮食收获晚于国内其它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此时降水多,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获 ②以水稻种植为主,夏种较晚 ③纬度较低,此时仍为生长期 ④经济作物比重大,山地丘陵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2】此时,②区域以北地区已经收获完成、以南地区适宜收获,但该地却为“较适宜收获”,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处于阴天或有强度不大的降水出现
B.该区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谷物成熟稍晚
C.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与南北两侧截然不同
D.离海近,昼夜温差小,延缓了谷物的成熟时间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B.低压中心,4—5月
C.锋面,6—7月D.反气旋,7—8月
【小题2】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小题3】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