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2~2月三地昼长和正午日影长短变化状况。据表,有关①、②、③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距回归线比距赤道近 B. ②地:昼长季节变化最小
B.③地:终年无极昼极夜现象 D. 三地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地点 | 昼长 | 正午日影长度 |
① | 先增长,后减短 | 先增大,后减小 |
② | 不变 | 先减小,后增大 |
③ | 先减短,后增长 | 先增大,后减小 |
A.①地:距回归线比距赤道近 B. ②地:昼长季节变化最小
B.③地:终年无极昼极夜现象 D. 三地全年正午日影始终朝南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M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
C.MO为晨线 |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
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C.出现极昼现象 |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北方 |
读下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0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34′N,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0点的地理坐标为
A.0°,0° B. 23°26′N,180°
B.23° 26'N,0° D. 0°,180°【小题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B. 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
B.0点此时昼夜平分 D. AEB为昏线

【小题1】0点的地理坐标为
A.0°,0° B. 23°26′N,180°
B.23° 26'N,0° D. 0°,180°【小题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B. 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
B.0点此时昼夜平分 D. AEB为昏线
读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大小圆分别代表太阳高度为0°和60°,粗弧线代表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当地日出时间是 ,白昼长 小时。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
(2)该地的经度是 ,纬度是 。假设在该地向南发射炮弹,炮弹将会沿经线向西偏,为什么?

(1)该日当地日出时间是 ,白昼长 小时。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
(2)该地的经度是 ,纬度是 。假设在该地向南发射炮弹,炮弹将会沿经线向西偏,为什么?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14:40 | B.N纬线纬度低于M纬线纬度 |
C.这一天N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 D.这一天M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
下图表示地球从某极点俯视图,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O点(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
C.MO为昏线 |
D.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
A.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
B.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度 |
C.出现极昼现象 |
D.此时太阳方位位于O点的正南方 |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1分) M点该日日出的方位为________方向。
(5)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1分) M点该日日出的方位为________方向。
(5)此时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共同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____时。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甲、乙、丙三地共同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
A.甲地最大 | B.乙地最大 | C.丙地最大 | D.三地相同 |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下图是沿120°E经线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 )
【小题2】此时,与图所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6时 | B.18时 | C.12时 | D.24时 |
A.![]() | B.![]() |
C.![]() | D.![]() |
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