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14:40
B.N纬线纬度低于M纬线纬度
C.这一天N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D.这一天M纬线上某点昼短夜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4 12:58: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太阳光照侧面图”,阴影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地球处于_________(近、远日点)附近。
(2)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图中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时。
(3)此时长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此时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折线表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四地白转线速度的关系是①>②>③=④
B.四地由南向北的排序为③②④①
C.②③两地位于南半球,①④两地位于北半球
D.四地纬度值均为23。26'~66。34 7
【小题2】下列四地中,昼长变化与⑤曲线最接近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同类题3
【小题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C点的地方时为6:00
B.此时地球比较靠近远日点
C.此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此后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同类题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海南岛
【小题2】立夏至立秋期间,成都的昼长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断变长
D.不断变短
同类题5
沈阳(123ºE, 42ºN)某学校地理研讨小组连续三个月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这三个月当中的第一次测量当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正值田纳西河各水库蓄洪期
D.三个月中正值长江汛期
【小题2】在第二次测量时间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出现极昼范围最大
B.全球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