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4º45'

2.02 H

1.7 H

40º28'

1.18 H

1.2 H

35º21'

1.41 H

1.1~1.2 H

26º36'

1.86 H

1.6~1.7 H

 

 
【小题1】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
【小题2】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以下各小题。

【小题1】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小题2】下列城市中,昼夜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A.北京B.上海
C.汕头D.重庆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四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方位与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速度最大的是①地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②地
C.线速度最大的是③地D.日出方位角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④地
【小题2】若黄赤交角变大,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和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均变大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厦门B.牡丹江C.上海D.北京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
【小题2】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B.9小时9分C.10小时42分D.11小时22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8月某日地球光照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自极点向外三条纬线分别为l1,l2,l3。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OB属于晨线
B.l1为北极圈
C.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l3,l2,l1
D.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序为l3,l2,l1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A.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B.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C.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D.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小题2】上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E点移至F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北回归线及以北各地的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变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有(  )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当前题号:8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其判断依据是
(2)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3)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4)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C点的地方时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从改善住宅采光条件考虑,北方楼间距一般应大于南方。
当前题号:10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