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时期( )

【小题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
B.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 |
C.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
D.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
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 |
C.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
D.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
下图示意2017年1月28日北京时间10时,某地花坛呈现“一半亮、一半暗”现象。据此完成下题。

若不考虑天气状况,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景的日期大致为( )

若不考虑天气状况,该地能再看到图中所示情景的日期大致为( )
A.10月18日 |
B.4月14日 |
C.11月16日 |
D.8月28日 |
下图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光照图所示日期与图最相符的是
【小题2】该日

【小题1】下列光照图所示日期与图最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A.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
B.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 |
C.扬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
D.扬州日出时刻达一年中最迟 |
读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纬度为
【小题2】推测该地夏至日昼长约为

【小题1】该地纬度为
A.20°N | B.30°N | C.40°N | D.50°N |
A.9h | B.12h | C.15h | D.17h |
下图为某时刻地球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节气为
【小题2】该日A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小题3】关于图中各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4】从B 地向 D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

【小题1】图示节气为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A.66°34′ | B.46°52′ | C.43°08′ | D.90° |
A.昼长 B>A>D>C | B.自转线速度 D>A>B>C |
C.正午太阳高度角 D>B>A>C | D.地方时B地早于D地 |
A.向左偏转 | B.向右偏转 | C.不会偏转 | D.先右偏再左偏 |
读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1)从甲图来看,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2)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D地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3)图中C地位于A地的________方向,此日华北地区早晨太阳从________方向升起。
(4)如果B地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刻C地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日期与B地相同的范围与C地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____________。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
(2)A、D、E三点比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3)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4)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5)此日,三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
(2)A、D、E三点比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3)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4)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5)此日,三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2)乙图中, A、B两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 ,B 。
(3)简述11月①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
(2)乙图中, A、B两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 ,B 。
(3)简述11月①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1月31日神秘的南极首次对普通游客开放。上海某游客于1月31日出发,2月18号返回。图甲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图乙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丙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丁为南极洲俯视图(图中弧ABC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
(1)此时,乌斯怀亚市的季节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的昏线是弧________(填字母)。B点在长城站D的________方向。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D点,长城站有无极昼现象,________。
(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_______,原因是主要受____________控制。旅游时在南极可以看见耐寒的动物企鹅,这体现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4)游客返回上海时,当地(上海)的昼长变________,盛行________风。


材料 2014年1月31日神秘的南极首次对普通游客开放。上海某游客于1月31日出发,2月18号返回。图甲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图乙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丙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丁为南极洲俯视图(图中弧ABC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
(1)此时,乌斯怀亚市的季节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丁中的昏线是弧________(填字母)。B点在长城站D的________方向。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D点,长城站有无极昼现象,________。
(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_______,原因是主要受____________控制。旅游时在南极可以看见耐寒的动物企鹅,这体现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4)游客返回上海时,当地(上海)的昼长变________,盛行________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