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甲、乙两地10~12月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地所处温度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半球热带
B.乙地位于南半球热带
C.甲地位于南半球温带
D.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
【小题2】图示时期(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不变
C.乙地白昼时长先缩短后延长
D.两地白昼长度差值先增后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5 09:0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地2018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8年高考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北京昼长减小
【小题2】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新余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图中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同类题2
下图中曲线⑤是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为
A.0°
B.15°S
C.8.5°N
D.43.5°N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
反映该地正午时物体影长周年变化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
日(节气)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C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3)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度。
(4)图中的昼夜半球分界线是
(晨、昏)线,与B点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
(5)这一天北极圈内出现了
现象。
(6)这一天长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7)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
同类题4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夜长约为
A.11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16小时
【小题2】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
C.地形
D.纬度
【小题3】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①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②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③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④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同类题5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3月5日23时33分云南省腾冲市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如图为“震中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次地震
A.震源位于岩石圈
B.位于板块张裂处
C.RS技术有利于监测地震破坏情况
D.地震发生时,应乘电梯迅速撤离
【小题2】发生地震的当月,如皋的
A.昼夜时长差值渐大
B.正午日影越来越短
C.日出方位渐渐北移
D.日落时刻不断提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