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小题2】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小题3】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小题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11上 | B.12上 | C.1上 | D.2上 |
A.正北 | B.正南 | C.东北 | D.西南 |
A.越来越远 | B.越来越近 | C.先远后近 | D.先近后远 |
下面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为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此时阳江的昼夜状况 。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此后三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 。
(5)此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6)此刻极夜范围为 。
(7)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1)此时为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此时阳江的昼夜状况 。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此后三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 。
(5)此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6)此刻极夜范围为 。
(7)在乙图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

若丁地经度为90°W,当丁地昼长为A时,该地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
A.23∶30 | B.24 | C.14∶30 | D.12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左图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二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4)在右图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一 图1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左图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二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4)在右图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读“赤道附近区域图”,M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阴影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若α=23°26′,此日为( )
【小题2】若α=0°,南半球的昼夜情况是( )

【小题1】若α=23°26′,此日为(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A.昼夜等长 |
B.昼短夜长 |
C.昼最短,夜最长 |
D.昼最长,夜最短 |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提示:注意经度变化。)

(1)晨昏线到达C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
(3)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__。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提示:注意经度变化。)

(1)晨昏线到达C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__。
(3)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________,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