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代表北半球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现象 (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 __小时。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1)甲图代表北半球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现象 (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 __小时。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C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2016年10月中下旬,我国又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并搭乘了2名航天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当日
【小题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距离伦敦最近的是
【小题3】自天宫二号发射到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这段时间,北极点

【小题1】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当日
A.③地日出最早 | B.④地白昼时间最长 |
C.①地日落最晚 | D.②地白昼时间最短 |
A.④地 | B.③地 | C.②地 | D.①地 |
A.由极夜变为极昼 | B.一直处于极昼期 |
C.由极昼变为极夜 | D.一直处于极夜期 |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点的时刻是______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______。
(4)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新的一天占全球的__________。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点的时刻是______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______。
(4)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_。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新的一天占全球的__________。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1中的
【小题2】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1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 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__。P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 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________。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________。
(5)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
(6)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澳大利亚区域图,右上图、右下图分别为图1中①地与②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储量与开采量居世界前列。钢铁工业主要位于纽卡斯尔、肯布拉港和怀阿拉,其中纽卡斯尔、肯布拉港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4/5。钢铁工业具有需要劳动力较多,消耗水量较大的特点。
材料三 澳大利亚西南部,开发史只有200多年,但一度成为世界著名“沙尘窝”之一。沙尘暴的频频光顾,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块心病。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异同及原因。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③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3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简述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原因。
(4)澳大利亚治理沙尘的有效措施可能有哪些?
材料一 左图为澳大利亚区域图,右上图、右下图分别为图1中①地与②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储量与开采量居世界前列。钢铁工业主要位于纽卡斯尔、肯布拉港和怀阿拉,其中纽卡斯尔、肯布拉港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4/5。钢铁工业具有需要劳动力较多,消耗水量较大的特点。
材料三 澳大利亚西南部,开发史只有200多年,但一度成为世界著名“沙尘窝”之一。沙尘暴的频频光顾,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块心病。
(1)分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异同及原因。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③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3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简述澳大利亚钢铁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原因。
(4)澳大利亚治理沙尘的有效措施可能有哪些?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箭头均表示自转方向)。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
(2)图中乙处的各地昼长为_________小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
(3)图中丙处弧AB是_________ (填“晨”或“昏”)线,A、B两地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4)下列诗句能反映图中丁处位置所示季节景象的是_________。

(1)图中甲处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
(2)图中乙处的各地昼长为_________小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
(3)图中丙处弧AB是_________ (填“晨”或“昏”)线,A、B两地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
(4)下列诗句能反映图中丁处位置所示季节景象的是_________。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D.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
左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右图是左图中某日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的时段是左图中的___________。
(2)右图对应的是左图中的________(填代码)。
(3)右图中 P 地该日昼长时间为________(小时),若在丁日,则 P 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图 8 中 O 地该日日落时间为地方时________。

(1)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大的时段是左图中的___________。
(2)右图对应的是左图中的________(填代码)。
(3)右图中 P 地该日昼长时间为________(小时),若在丁日,则 P 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图 8 中 O 地该日日落时间为地方时________。
如图是地球公转局部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图示时刻后 ( )


A.晨昏线ab将向东偏移 | B.c地昼长将短于a地 |
C.b地开始出现极夜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长。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纬度相同的两点是
【小题2】表中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1】表中纬度相同的两点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丁 |
A.甲、乙、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丁、甲、乙 | D.丁、丙、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