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黄赤交角
-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 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3) 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 点附近(填字母)。
(4) 图中 点(填字母)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B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 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图中四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3) 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 点附近(填字母)。
(4) 图中 点(填字母)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时间 月 日前后。该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移动。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 A点 小时,B点 小时,D点 小时。
(3)A、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 。地球自转角速度A、B、C的大小是____ 。
(4)此时,牡丹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时间 月 日前后。该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移动。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 A点 小时,B点 小时,D点 小时。
(3)A、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 。地球自转角速度A、B、C的大小是____ 。
(4)此时,牡丹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
【小题1】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中国首架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并在4月22日左右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对接.在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首次对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先向南再向北 | B.一直向南移动 | C.一直向北移动 | D.先向北再向南 |
A.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度经线重合 | B.日界线东侧时区日期比西侧时区晚一天 |
C.日界线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 D.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差一天,时间相差一小时 |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
【小题2】大会期间,扬州市
【小题1】大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A.黑夜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 B.白昼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
C.黑夜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 D.白昼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
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 。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 。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 ,经度 。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昼夜等长的是 点。
(5)早晨6点的是 点。
(6)A点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是 点。
(7)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 点。

(1)图示所示日期为 。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 。
(3)写出太阳直射点坐标:纬度 ,经度 。
(4)图中A、B、C、D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昼夜等长的是 点。
(5)早晨6点的是 点。
(6)A点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是 点。
(7)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90°的是 点。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据共同社最新消息,2011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将东日本大地震震级上修为里氏9.0级,为世界观测史上最高震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图中的( )

【小题2】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南半球 向南移动 | B.南半球 向北移动 |
C.北半球 向南移动 | D.北半球 向北移动 |
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
A.22°N、15°E交汇处 | B.40°N、160°E交汇处 |
C.26°S、60°W交汇处 | D.30°S、120°E交汇处 |
下图为地球公园示意图,甲、乙、丙、丁示意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小题2】图中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小题1】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0° | B.90° | C.23°26’ | D.66°34’ |
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
(2)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图2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填数字)。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的存在。
(3)左图所示的地球位置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填字母)。

(1)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
(2)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图2中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填数字)。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的存在。
(3)左图所示的地球位置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