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宇宙中的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的特征
- 地球公转的特征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据报道,2014年8月21日,我国科考队员中国南极昆仑站(下图)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
【小题2】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 )

【小题1】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
A.7时左右 北方 | B.10时左右 东方 |
C.13时左右 西方 | D.15时左右 南方 |
A.4月1日~6日 | B.4月7日~12日 |
C.4月13日~18日 | D.4月19日~24日 |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10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此钟在北京得到推广。图中此刻北京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小题2】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经线,那么全球处在同一天,要过几小时?

【小题1】如果此钟在北京得到推广。图中此刻北京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冬至日 | D.元旦 |
A.6个小时 | B.12个小时 | C.18个小时 | D.14个小时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在丙地的___________方向。
(2)此时的日期是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
(3)此时北京时间为 ___________乙点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丁地此时物体的影子朝向___________。
(4)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西)侧。(2分)乙地该日的昼长是___________ 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 点。

(1)甲地在丙地的___________方向。
(2)此时的日期是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
(3)此时北京时间为 ___________乙点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丁地此时物体的影子朝向___________。
(4)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西)侧。(2分)乙地该日的昼长是___________ 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 点。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有天然卫星
②黄赤交角的存在
③地球的公转
④地方时的不同
【小题2】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小题3】四地中纬度数相同的是

【小题1】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有天然卫星
②黄赤交角的存在
③地球的公转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甲和丙 | D.乙和丁 |
读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5°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
A.热带范围变大 | B.温带范围变大 |
C.寒带范围变小 | D.五带范围不变 |
下图是某小区(36°N)用于发电的屋项太阳能板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小题2】下列日期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小题1】当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A.24°S | B.24°N | C.6°S | D.6°N |
A.2月26日 | B.4月12日 |
C.6月22日 | D.10月17日 |
读图甲(阴影部分表示和黑夜,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______(北/南)半球及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并判断图中丁、乙两地先日落的是_____。该日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乙地昼长为_______。
(3)图中B位于甲的方位为_______方向。若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甲、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侧或西側)。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该日过后厦门正午的物体影子长度开始变________(长/短),日出时刻逐渐______(提前/推迟)。
(5)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是______(北/南)半球及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
(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并判断图中丁、乙两地先日落的是_____。该日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乙地昼长为_______。
(3)图中B位于甲的方位为_______方向。若有一发炮弹从甲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甲、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东侧或西側)。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月_____日_____时。该日过后厦门正午的物体影子长度开始变________(长/短),日出时刻逐渐______(提前/推迟)。
(5)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中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 | B.丙地自转角速度最大 |
C.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 D.丁地一定位于极点 |
下图为上海市(121.5°E,31.2°N)某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小题2】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小题1】据图中信息,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3月21日前后) | B.秋分(9月23日前后) |
C.寒露(10月8日前后) | D.清明(4月5日前后) |
A.北半球,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南半球,向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此照片拍摄方向约是__________,此时极昼的范围在__________。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是__________。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此照片拍摄方向约是__________,此时极昼的范围在__________。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是__________。
A.0° | B.12.5° | C.22° | D.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