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恒星①是________星;∠②的度数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B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填字母);当太阳直射点在D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填字母)。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恒星①是________星;角②的角度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其周期为________,称为一个________年。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____)
A.(20°N,30°E)  B.(25°N,25°E)
C.(23.5°N,60°W)  D.(40° S,120°W)
(2)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
(3)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5)当地球位于⑤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________段。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左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AC之间画出公转的方向。
(2)右图中AOB线为(晨或昏) 线,此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点,该日是北半球的 。(填写节气名称)
(3)云南省墨江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    _点附近;
(4)左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5)在右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 ,A点的昼长__________。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7)右图中的A、B、C、D、E 五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8)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位置出发再回到A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叫做一个______年。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P、Q分别为地球公转轨道上两个不同的点,M、H分别为地球表面的两点),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Q所在平面为地球赤道平面B.角度L和角度S互余
C.L和S所代表的角度相等,都为23°26′D.M、H都位于赤道
【小题2】当地球位于P点时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
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全球昼夜平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的阴影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AB.BC.CD.D
【小题2】上侧光照图代表的日期是
A.8月22日B.9月23日C.10月23日D.12月22日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时间2 016年11月30日1 7时35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E)非盟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情况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申遗成功当天最接近的季节和节气是
A.我国冬季、立冬B.我国秋季、小雪
C.欧美秋季、大雪D.欧美冬季、冬至
【小题2】申遗成功的时刻,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B.南阳市树影较短
C.北京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D.埃塞俄比亚首都当地时间为2016年11月30日12时35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小题2】从11月Il日到冬至日这段时间内,南阳
A.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增长B.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缩短
C.昼短夜长,且黑夜不断增长D.昼短夜长,且黑夜不断缩短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民国时期,我国曾划分了5个时区,自西向东分别是昆仑时区、新藏时区、陇蜀时区、中原时区和长白时区。这五个时区分别以82.5°E、90°E、105°E、120°E、127.5°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图5为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国民政府于陇蜀时间1939年的一天上午十点在陪都重庆召开会议,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时区划分,此时
A.喀什(约75°E)的区时为8:00B.南京(约118°E)的区时为12:00
C.乌鲁木齐(约87°E)的区时为8:30D.哈尔滨(约126°E)的的区时为11:30
【小题2】下列关于民国时期五个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全国的联系沟通
B.五个时区的划分把各省都划分在了同一个时区
C.五个时区的使用有利于各地节省能源
D.五个时区中面积最大的是新藏时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南阳一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