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 科学思维常识)

(1)关于“辩证法”的思维导图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4分)
A.发散思维
B.想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觉思维
 
(2)请列出上题中你所选思维方式的具体技法。(6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图表题 | 难度:0.99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用类比推理,哈格里沃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施温发现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现和改进蒸汽机,所以,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称类比推理是“自然奥秘的参与者”和自己的“最好的老师”。
(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类比推理(  )(4分)
A.帮助人们在曰常论证说理中,纠正错误,捍卫真理
B.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最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
C.以其创造性、精确性和必然性,成为思维创新的前锋
D.以其开放性和广阔性,成为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的有效方法
 
材料二企鹅扑倒在地,肚子紧贴雪地蹬动双脚,能以每小时达30公里的速度滑行人们模仿设计制造了“极地越野车”,它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上,用转动的轮勺扒雪前进,行驶的速度达每小时50公里。
某同学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的天体,都是球形体,都进行着公转和自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所以,月球上也有生命存在。
(2)请运用类比推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上述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如何。(6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图表题 | 难度:0.99
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创作中大量融合民族元素和国际风格。从整体来看,音调是具有民族风格的,但是,歌曲在音调的选择编排和配乐上具有西方戏剧音乐的底色,使这首歌能够超越地域文化,引起共鸣。此外,《我和你》还有一项最大的突破,以往体育盛会的主题歌,大致有一种模式,或高亢激昂,或气势磅礴,或华美艳丽,而风格迥异的《我和你》是以舒缓而温情的方式,让亿万观众在天籁之音中感受和谐之美。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歌曲《我和你》的创作具有创新的哪些特征?
(2)这些特征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我国的生猪价格通常与作为猪饲料的玉米价格保持一定的比例。两者价格的比值一般在6:1左右。“猪粮比”反映了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可以分析养殖业经营状况和猪肉价格变动趋势,很好地运用了
A.边际分析方法B.定性分析方法C.均量分析方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同志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话使用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分析B.归纳C.演绎D.综合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

用思维证明自然

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

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但景象不断变幻,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C.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属于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A.奥运圣火传递B.春夏秋冬气温变化
C.锯木生热D.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B.[选修四—科学思维常识]
现在大家都知道洗衣机脱水缸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但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师们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后加硬转轴,都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最终他们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难题。
(1)材料中工程师们弃硬就软,成功解决难题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式属于( )
A.目标思维    B.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逆向思维
(2)上述实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善用这种创新思维方式?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
(1)郑板桥的“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分别属于思维的哪种形态?
(2)两种思维形态有什么联系?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