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珍藏着一本1944年抗战时期的学习笔记,其中记载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学习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观点,可能出现在笔记中的是( )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量相等原则
③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④建立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
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②商品交换要遵循价值量相等原则
③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④建立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破除无效供给;以市场为导向,化解过剩产能;强化科技创新,培养科技型人才,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为提高我国经济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这一推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B.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D.价值和作为价值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下列属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贡献的是( )
A.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
B.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
C.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D.一个人用于交换他物而拥有的某货物,其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的劳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