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A.分工B.采用新技术C.提高劳动强度D.延长劳动时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对“分工”的定义,奠定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学的基石。如同一些美国知名学者所言,如果说美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的源泉之一就是这部著作。

对自由市场的追求,让美国在形成全球大市场、国际大分工的历史进程中脱颖而出;对公平竞争的坚持,向来是美国引以为傲的价值坐标。但时至今日,美国的一些政客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来路,或者明明知道何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途,却为一己之私利不顾一切要挡住别人的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被华盛顿那双“霸道的手”束缚。有人说,亚当·斯密正在悄悄流泪。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亚当·斯密为什么在悄悄流泪?
(2)结合“市场经济的运行”的相关知识,对亚当·斯密上述经济思想加以评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辨析题 | 难度:0.99
公共物品是消费者可以共同消费或共同享用的物品。一旦把这种公共物品提供给消费者,便难以防止其他人消费成享用。以下关于公共物品的判断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A..教育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礼人物品由私人提供
B.枪支弹药属于公共物品—在市场上它们不能自’由买卖
C.消防属于公共物品—消防具有竞争性,不同消费者不能共享同一消防资源
D.城市绿化属于公共物品—每增加一位城市居民,政府不用追加城市绿化投入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民日报》署名“钟声”的社论《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对“分工”的定义,奠定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学的基石。下列选项中体现斯密这一理念的有
①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②天津利用科技创新实力带动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
③对别国科技发展领域施加关税壁垒,以维护自身的高科技优势
④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推进区域产业链的整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是(  )
A.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
B.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
C.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干预经济,提高资本利用率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亚当・斯密提出了
A.比较成本学说B.绝对成本学说
C.交换价值学说D.市场经济学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假如经济学家斯密和凯恩斯穿越时空,在A国相遇了。此时A国正陷入经济衰退的低谷。两位经济学家针对该国的困境展开对话。下列哪句话最有可能出自斯密之口:
A.政府应该通过倾斜政策鼓励基础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B.政府应重新评估资源结构,协调资本向比较优势产业流动
C.政府应该整顿金融业,引导有序竞争,降低经济整体风险
D.政府应退出经营领域,消除贸易壁垒,重塑价格机制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
②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③斯密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④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下列观点中,能科学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是
A.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
B.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基本阶级是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C.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D.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们之所以认定,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因为他
A.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
B.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C.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D.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