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斯密的理论贡献
- 斯密的政策主张
-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 +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14判断正确的是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 | B.ac | C.bd | D.cd |
企业发展首先要做到优化资源配置,应该把用在低价值领域中的资源投到可以创造高价值的领域中,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下列有关各经济学派在资源配置问题上的主张,正确的是
①斯密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
②李嘉图主张政府的作用在于合理配置资源
③凯恩斯主张“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
④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①斯密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
②李嘉图主张政府的作用在于合理配置资源
③凯恩斯主张“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
④新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发展对外贸易
A.贸易参与国均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
B.从国外进口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
C.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
D.进口廉价生产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强调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①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②北京利用科技创新实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
③对别国科技发展领域加征关税,以保护自身的高科技优势
④中国加大石油出口,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
①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②北京利用科技创新实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
③对别国科技发展领域加征关税,以保护自身的高科技优势
④中国加大石油出口,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815年实施的《谷物法》规定,当国内市场上的谷物价格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进口,以维持国内谷物的价格。李嘉图主张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这是因为
A.李嘉图是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谷物法》的实施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李嘉图是雇佣工人利益的代表者,《谷物法》的实施使雇佣工人的工资减少 |
C.《谷物法》的实施致使商品的成本上升,提高了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D.《谷物法》的实施提高了地租并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获利 |
李嘉图是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科学因素,批判和纠正了亚当·斯密价值论中的一些失误与缺陷,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推向顶峰。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李嘉图忽样克服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中存在的矛盾从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存在哪些不足?
下表中经济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与其著作及主要观点相一致的是
A.A B.B C.C D.D
经济学流派 | 著作 | 主要观点 |
A.亚当·斯密 | 《国富论》 | 主张采用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
B.大卫·李嘉图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提出二元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是其经济学的核心 |
C.马克思 | 《资本论》 | 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
D.凯恩斯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
A.A B.B C.C D.D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对比,其进步性表述正确且全面的选项是
①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看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①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②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来决定
③意识到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④看到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他吸收并批评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的矛盾之处:“亚当斯密如此精确地说明了交换价值的原始源泉,他要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就应该认为一切物品价值的大小与他们的生产过程所投下的劳动量成比例,但他自己却又树立了一种价值标准尺度,并说各种物品价值的大小和它所能交换的这种标准尺度的量成比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中李嘉图的观点是
【小题2】李嘉图对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的“吸收并批评”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量变与质变的观点
【小题1】上述材料中李嘉图的观点是
A.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 |
B.商品的价值既由劳动量决定,也取决于交换商品的量 |
C.工资、利润、地租都于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
D.商品的价值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决定 |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量变与质变的观点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