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奋斗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中宣部等9部委决定,授予张富清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表彰个人和集体是因为
①奋斗可以使梦想脱离条件变成现实
②奋斗精神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③为人民而奋斗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④奋斗精神是行动的最终归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张桂梅老师,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把多年来的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和教育事业。这启示我们
①发挥理想信念对人生的促进作用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③放弃个人利益,不断砥砺自我④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20年的春节,注定成为一个特殊年份让人铭记。一场围绕疫情的全民攻坚战在神州大地上展开。除夕之夜“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冒着风险、告别家人,挺进武汉。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源源不断向湖北聚集,演绎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大救援。面对疫情,医护人员的家属有更多的担心与不舍,也有家人劝说:国家不缺少你一个人,可是你对家庭就是百分之分,你不去也有别人去。

(1)如果你是一名医护工作者,请从哲学的角度,向你的家人阐明你的观点,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200字以内。)
(2)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说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为什么信心十足?(说明:不能出自同一教学模块内容)
当前题号:3 | 题型:开放性试题 | 难度:0.99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其改革先锋称号。这表明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④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70年来,新中国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创造都是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奋斗的结果。他们中有让中国“站起来”的奉献者,有让中国“富起来”的领头羊,有让中国迈向“强起来”的弄潮儿。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①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③人们以不同方式为国家创造价值,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郎平谈中国女排

只要一场比赛没结束,不管输赢的可能性如何,我们都会用200%的力量去拼。什么是成功?打到第几才算成功?队员们把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尽了最大努力,克服了最大困难,我觉得就是成功。相信自己,有每天的积累,到最后就一定会有结果。教练是什么?教练就是在一边“烧柴点火”,全力推动队员们向前走的人。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王蒙谈人生

对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支配的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再无第二次机会。虚度生命是多么愚蠢!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烧,它可能发出绚丽的光彩,产生巨大的热能,温暖无数的人心;也可能光热有限,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怕只是点亮一两盏灯,也还照亮了房屋,不留遗憾。

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次能量释放,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只要尽了力,最后人生“结账”时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的、有分量的。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知识,分析说明“人生即燃烧”。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国家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表彰“最美奋斗者”,这些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各行各业代表人物受到社会的热捧,彰显了人们对科学的推崇、对劳动的尊重、对奉献的尊崇。这对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立足实践,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②淡泊名利,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
③胸怀祖国,把个人的价值选择与祖国前途相结合
④坚定信念,在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小学提出要把“惩戒权”还给老师。经学校、家长、学生共同确定的劳动、静坐等惩戒手段,为老师提供了操作指南,也避免了戒尺棍棒的风险。而对熊孩子、小霸王,靠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远远不够。有管教,懂敬畏、明对错、知底线。教育绝非“说不得”“碰不得”,惩戒有度,成长有路。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反映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教育需要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最美奋斗者”、“人民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同志,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主动放弃了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朱彦夫的事迹说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④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时隔17年84岁的他再次为国出征。

年仅29岁的医生彭银华,曾在疫情来袭之时选择推迟原定在正月初八的婚期,不幸感染去世;一群美丽少女,为了穿上防护服,毅然剪去一头长发……

不是医护人员孤军奋战,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场广大的人民战争。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拾荒老人的一万元捐款……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突如其来的考验把14亿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

材料二2020年3月6日光明日报:可以把此次战役体现的精神概括为:“碧血丹心、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担当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当代青年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