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 政治生活
- 文化生活
- 生活与哲学
- 辩证否定的含义
- 辩证否定的特点
- 辩证否定的原理及方法论
- 辩证否定的实质
-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 经济学常识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 科学思维常识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 综合类
- 时事政治
①突破思维定势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能够推动事物发展
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螺旋式的上升
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硬骨头”,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九宫格挖隧道”就是做成一个大九宫格,扣在隧道上,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等独特工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从辩证法角度说明中国筑路人在胡麻岭隧道建设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近年来,不少国产动画都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改编故事情节,但是也出现了无厘头、不尊重原著的胡乱恶搞作品。如何讲好故事依旧是国产动漫面临的一大问题。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对传统神话故事的改编,借助3D技术,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数字化探索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式成果。剧本经过两年的打磨,在借鉴《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电影作品的同时,抛去观众熟知的“哪吒闹海”“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等故事情节,让观众看到不同故事走向,做到了剧本改编逻辑自洽、叙事节奏张弛有度。今天,以“哪吒”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焕发新的艺术活力。
结合材料,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角度,探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归结起来就是“扬弃、创新”。扬弃,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质基因,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发展所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坚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做到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统一起来
④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现有理论和制度的限制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