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于2016年8月发出通知,对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作出部署。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出台此政策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要学会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办事情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三候”现象表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实践是认识的,是推动认识发展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基于这种原子级精准的“折纸术”,还可以折叠其它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复杂的叠层结构,进而制备出功能纳米结构及其量子器件。这表明
①新联系的建立取决于对联系多样性的认识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事物间联系的条件都是需要人为建立的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万企帮万村”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这一行动
①强调人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联系更有实效
②为事物客观联系增添了浓郁的主观性色彩
③在企业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了新的具体联系
④是普遍联系原理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论断包含的哲学思想有
①搞好事物的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立足关键部分,可以对整体的发展起统率作用
④做好长远谋划,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4月15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在得克萨斯州A&M大学(德州农工大学)演讲时大言不惭的说,“我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纵观美国这些年的胡作非为,正验证了中国一句古语“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表明(  )
A.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C.先知后行重在知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们看待世界、思考问题、沟通情感的方式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渐渐改变,我们也用亲身体验证明着: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你我。这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C.自在事物的联系影响着人们生活D.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自然界是物质世界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对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②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走上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效能、工艺方面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在研究中,对于在实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不流于表面,找到事物的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不断尝试,打破原有框架,终于构建了火药燃速与燃面的等效关系,并发现了能够弥补温度影响的新材料,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也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同时,使用同一种单元模块,通过模块数量的不同组合,实现火炮对于远近不同目标的打击,提高火炮的威力与射程。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王泽山及其研究团队如何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