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我国政府采取垃圾分类管理。垃圾分类管理,有利于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有利于减少废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管理告诉我们
①矛盾具有同一性,要变“废”为“宝”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③把握事物的规律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快闪”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快闪”时代的到来,众多“快闪商店”“快闪歌曲”等艺术或商业创意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说明
①“快闪“反映了新时代变化的全貌②“快闪”作为创作形式是时代的反映
③静止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④“快闪”折射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果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克服“超限效应”需要
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③坚持适度,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前提,思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要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利用
①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和文化特色
②要遵循规律,创新管理和运营机制
③要整体布局,消除各地文化资源差异
④要打破限制,实现区域文化发展同步共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水价一直偏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是导致现实中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包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或相继出台了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方案。为此国家表示,调整水价对促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减少水价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节约水资源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目前我国正在全国开展全民节水行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水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综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在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三候”现象表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实践是认识的,是推动认识发展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讴歌了中国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这体现了
A.人们能够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人类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1952年至2018年,我国GDP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下列诗句与我国70年变化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