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④③②①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①②④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一切唯物主义者都认同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B.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自然界是物质世界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现行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近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16分钟。这表明()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他曾做出过“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B.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比较容易,而理解社会的客观性则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不受人的任何影响
B.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C.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社会的变化发展决定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