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近年来,我国某种业公司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研发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商业价值大的新品种,为更多农产品装上了优质的“中国芯”。这些新品种的成功研发能够说明
①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具体物质
③研发新品种并未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④改造自然要以自然物的固有属性为前提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常利用观察者的错觉创作作品,下图就是这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这一效果

①是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再现②说明认识的检验标准具有模糊性
③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同样是面对外部环境,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则言“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是由于
①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意识具有自主选择性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瓶颈。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较高的续航能力极大增加了安全压力。要高续航还是要车辆安全?这是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前的问题。这要求我们
①提高认识,发挥其直接现实性②立足人类主观需要,改变现状
③面对实际,在实践中开拓创新④解放思想,在行动中敢为人先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一碗米的价值
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要因人而异。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价值都是“一碗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人的价值拉开了差距。发展的不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对“一碗米”的加工程度。要提升个人的价值,就要善于加工自己,善于开发自己的价值空间。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那“一碗米”。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怎样开发自己的“一碗米”,提升自己的价值?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告诉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A.要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B.要把握时机,不遗余力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C.要积极发挥内因作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当前题号:7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针对该管理办法的出台,有人认为这束缚了网约车的发展,不方便人们出行:也有人认为网约车市场良莠不齐,需要国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监管。出现这些不同认识是因为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是客观的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②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③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
④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衡量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从开始的全量填埋,到后来的焚烧、堆肥,直到现在各种技术都有的格局,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标准先后调整了七次。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④上层建筑需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