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两句诗共同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
B.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一样重要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书本知识是获取认识的重要途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我们应当
A.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地位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C.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一切唯物主义者都认同
A.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B.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面阐述中国人权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国政府将人权建设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中,积极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将人权保障纳入到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体现了
A.办事情要按客观规律办事B.办事情要学会认识运动
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过去,人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物质存在形态越来越多:如第四态为等离子态、第五态成为低温态,此外,还有高密态、液晶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形态有十多种,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种。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质世界的不可知性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认识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供而同步发展  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①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自然界是物质世界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名获奖科学家观察到动物需要氧气,经研究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由此可见,能否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关键在于是否
A.能与偶然不期而遇
B.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C.获得丰富感性资料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