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本年度的就业提出如下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政府如此重视就业,是因为(  )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就业能满足劳动者的一切需要,助力脱贫攻坚
③就业可以使劳动者取得报酬,获得生活
④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创造社会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会引发职业变迁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C.劳动者应树立职业平等观D.传统职业必然会被新职业所取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人数总体上有所增加,但每年有近三成的考生会放弃笔试,据此推断考生弃考的原因可能是

①不具备自主择业观②不具备职业平等观
③已在其他渠道就业④不具备竞争就业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漫画,认为做保洁员、搬运工、建筑工“脏、累、险”的观点
A.主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择业
B.认为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否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本上还是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这是因为
A.劳动者通过劳动才能取得劳动报酬
B.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C.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突发疫情对就业影响不小,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为了更好实现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国家要把推动就业作为中心工作②不全靠政府,个人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③劳动者要通过各种渠道维护权益④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年来,咖啡领域发生了两大备受关注的收购事件:一是雀巢收购星巴克咖啡零售业务;二是可口可乐公司收购全球第三大咖啡连锁品牌Costa,进入热饮市场。对于雀巢和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这样做有利于(  )
①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②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影响力
③增强管理科学性,提高经济效益
④及时淘汰落后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华为公司是1987年在中国深圳注册成立的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现在已发展为全球5G领域的领头羊,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和良好的销售业绩。多年来,华为一直专注于生产和研究通讯设备。公司每年至少拿出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2.2万名雇员中46%属于研发部门,它自己独立研发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跻身全球的前列。2019年9月7日,公司发布了旗下新一代处理器麒麟990系列芯片,其中5G版为5G集成,这是全球首款可商用的5G集成芯片。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精心构建产品质量体系,真诚提供满意服务,以诚信赢得客户。华为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把节能减排作为公司创新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贯彻到规划、设计、研发和制造中,致力于实现“绿色通信,绿色世界”的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企业的经营知识,分析华为公司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互联网+”的风ロ上,互联网与制进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博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