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化学键会释放能量B.氧化还原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有能量变化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

①如图中,装置a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孔塞和导管组成(填仪器名称)。
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编号)
e.硅胶 f.碱石灰 g.无水氯化钙 h.浓硫酸

⑤方框中的d装置可选择________(填写编号)
当前题号:2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其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C.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D.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铁制备氯化铜晶体 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I中加入试剂X可以调节溶液pH,从而除去且不引入杂质。
试剂X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代号

调节溶液pH时,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______。
由溶液Ⅱ制备的操作依次为:边滴加浓盐酸边加热浓缩、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干燥。
室温下,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均为混合溶液中,先生成的沉淀是______室温时
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发生反应实验如下:
准确称取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足量的碘化钾,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
移取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指示剂,用c 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已知:
实验中使用的指示剂名称为______,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
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当前题号:4 | 题型:工业流程 | 难度:0.99
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由红变橙B.由黄变橙
C.由黄变红D.由红变黄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向三份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25 ℃时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上述两种解释中________(填“甲”或“乙”)正确。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
C.气体NH3
D.固体NaHCO3
 
(3)若________(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25 ℃ 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4)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粒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mol。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室温下,等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A>HB>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