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转化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A.Fe3O4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3
B.过程Ⅰ中每消耗 58 g Fe3O4转移 1 mol 电子
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O+H2OFe3O4+H2
D.该过程总反应为 2H2O═2H2↑+O2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铋(Bi)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一种以含铋矿石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2S3,含少量杂质PbO2等)为原料,采用湿法冶金制备铋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PbCl2是一种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的白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铋(Bi)位于ⅤA族,铋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______氨气(填“大于”或“小于”)。
(2)“浸出”时,为了提高浸出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一条)
(3)加热浸出时,PbO2生成 PbCl2和一种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产物中分离回收 PbCl2的步骤是______、洗涤、干燥。从保护环境和原料循环利用的角度,请指出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
(4)电解精炼粗铋时必须补充含 Bi3+浓度高的电解液。可用粗铋、铅条作为两个电极,铅条外用素烧的陶瓷坩埚作隔膜(Bi3+不能透过,H+能透过),电解液开始时为盐酸和食盐的混合液。则粗铋为电解池的______极,电解总反应为______。
(5)25℃时,向浓度均为 0.02mol·L-1的 Cu2+、Bi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2S 溶液(设溶液体积增加 1倍),使 Cu2+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c(Cu2+)=1×10-5 mol·L-1,此时是否有 Bi2S3沉淀生成______(列式计算说明)。(已知:25℃时,Ksp(CuS)=6.0×10-36、Ksp(Bi2S3)=1.8×10-99
当前题号:2 | 题型:工业流程 | 难度:0.99
含铬(+6价)废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上常用还原法进行处理。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废水中,六价铬以CrO42;或者Cr2O72的形式存在,写出其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我国常用NaHSO3做还原剂,写出还原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废水中残留六价铬的浓度随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实际生产中需控制pH=2.5~3.0,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沉淀池中生成Cr(OH)3的颗粒太细,为促使其更好地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我国规定,工业废水中含Cr(VI)量的排放标准为0.1 mg/L。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Kap(BaCrO4)=1.2×1010。若用Ba2除去废水中的CrO42,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时,废水中Ba2浓度最低为___________mol/L(保留小数点后2位)。用Ba2除去废水中的CrO42是否可行,为什么?请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向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 SO2,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上述实验判断 H2O2和 SO2反应能生成强酸
B.蓝色逐渐消失,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
C.SO2 中 S 原子采取 sp2杂化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V 型
D.H2O2是一种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向含Fe2、I、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像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HIO3的变化情况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实验Ⅰ:在一定量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
实验Ⅱ:在一定量的KIO3溶液中逐滴加NaHS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相同
B.两实验中生成等量I2时,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相同
C.在实验Ⅰ的过程中,若NaHSO3初始量为3mol,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氧化产物为3.2mol
D.过程Ⅱ中,可以用淀粉作为滴定指示剂,判定第一阶段的反应终点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了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
(2)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
①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
B.滴定管
C.100mL的量筒
D.100mL的容量瓶
 
E、烧杯 F、漏斗    G、锥形瓶   H、玻璃棒  I、药匙   J、烧瓶
②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因为
    
③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至终点,则所测得的x的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在滴定过程中若用去a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由此,x=  
⑤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则计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含铬()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的物质的量为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
D.在FeO· FeyCrxO3中,3xy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k和l
B.表示循环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只有a
C.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 NO3-与Fe2+的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 +4H+ = 3Fe3+ + NO↑ +2H2O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Cl2
SO2
H2O
H2SO4
HCl

KClO3
HCl
/
 
Cl2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表中②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也是 Cl2
B.氧化性:KClO3>Cl2>H2SO4
C.由表中①组的信息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 2Mn2+ +5O2↑+8H2O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