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
B.![]() ![]() ![]() |
C.![]() ![]() |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是通过卢瑟福![]() |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通过卢瑟福![]() |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无关 |
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如果增加光照强度,则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
B.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所以β衰变是核外的一个电子脱离原子而形成的 |
C.由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放射性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半衰期越大 |
B.β衰变所释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的核外电子 |
C.在α、β、![]() ![]() |
D.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跃迁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 |
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
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
衰变所释放的射线会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一旦有烟雾进入探测腔内,烟雾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 )




A.镅![]() |
B.镅![]() |
C.1mg的镅![]() |
D.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中的镅![]() |
利用碘131(
)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甲亢的方法,它是通过含有β射线的碘被甲状腺吸收,来破环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来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已知碘131发生β衰变的半衰期为8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
B.碘131的衰变方程为![]() |
C.32 g碘131样品经16天后,大约有8g样品发生了β衰变 |
D.升高温度可能会缩短碘131的半衰期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会缩短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所产生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 ![]() |
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一起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关于放射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只有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才具有放射性 |
B.三种天然放射线中,电离能力和穿透能力最强的是![]() |
C.![]() ![]()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于原子的最内层 |
B.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 |
D.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温度和原子的化学状态有关 |
B.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但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
C.在LC振荡电路中,当回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容器中的电场能最小 |
D.根据不确定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