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探测器使用了一种半衰期为432年的放射性元素镅
来探测烟雾。当正常空气分子穿过探测器时,镅
衰变所释放的射线会将它们电离,从而产生电流。一旦有烟雾进入探测腔内,烟雾中的微粒会吸附部分射线,导致电流减小,从而触发警报。则( )




A.镅![]() |
B.镅![]() |
C.1mg的镅![]() |
D.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中的镅![]()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
B.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
C.20个![]() ![]() |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 |
E.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
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K时,可以发生“氦燃烧”。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
+_______→
。
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2.6×10-16s。一定质量的
,经7.8×10-16s后所剩下的
占开始时的_______。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
Pu→X+
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
B.100个![]() |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
若元素A 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

A.30 :31 | B.31:30 | C.1:2 | D.2:1 |
核电站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人工核碘131等. 碘131(即
)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8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131的半衰期随气温升高而逐渐减小 |
B.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所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 |
C.经过8天后,30个放射性碘131衰变的个数一定是15个 |
D.碘131核的衰变方程为![]() |
恒星内部发生着各种热核反应,其中“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为:
,其中X表示某种粒子,
是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粒子是![]() |
B.![]() |
C.经过3个T,剩下的![]() ![]() |
D.“氦燃烧”的核反应是裂变反应 |
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当温度达到108 K时,可以发生“氦燃烧”。
(1)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
+________
;
(2)
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其半衰期为2.6×10-16 s。一定质量的
,经7.8×10-16 s后所剩
占开始时的________。
(1)完成“氦燃烧”的核反应方程: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的结构 |
B.一个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该氢原子辐射光子,总能量减少 |
C.某放射性元素由单质变为化合物后,其半衰期会变短 |
D.目前核电站的能量主要来自轻核的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