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
- 电磁学
- 热学
- 光学
- 近代物理
-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 + 基态、激发态、跃迁、电离
- 氢原子能级图
- 计算电子跃迁中释放的光子频率种数
- 计算电子跃迁时吸收或释放光子的频率和波长
-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
- 其他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
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


A.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
B.改用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 |
C.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
D.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同一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时均有光电子逸出,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越小 |
B.一个氢原子处在n=5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10种频率的光子 |
C.Csl37是核泄漏时对人体产生有害辐射的重要污染物,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
D.每个核子只与邻近核子产生核力作用,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如果增加光照强度,则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
B.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所以β衰变是核外的一个电子脱离原子而形成的 |
C.由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 |
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 4能级,该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向外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子,从n = 3能级跃迁到 n = 2能级时辐射的光子频率为v0.若某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跃迁向外辐射的光子中有6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
B.由n =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在辐射出的所有光子中只有一种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C.用辐射出的光子照射该金属时,光子的频率越大该金属的逸出功越大 |
D.当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物业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测物体辐射的光线只有红外线可被捕捉,并转变成电信号。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红外线单个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62eV,要使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可被红外测温仪捕捉,最少应给处于
激发态的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0.20eV | B.2.89eV | C.2.55eV | D.1.89eV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
;当氢原子从
能级跃迁到
能级时,辐射出光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 ![]() |
B.光子![]() ![]() |
C.![]() ![]() |
D.在同种介质中,![]() ![]()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明正确的是( )
A.电子旋转半径减小 |
B.氢原子能量增大 |
C.氢原子电势能增大 |
D.核外电子速率增大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吸收光子 |
B.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2eV的光子 |
C.一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可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D.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4eV的光子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发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光是氢原子所有可能发出的光中能量最大的 |
B.氢原子中由高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C.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能量恰好等于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 |
D.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所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 |
已知光速为 3 × 108 m/s 电子的质量为 9.1 × 10−31 kg ,中子的质量为1.67 ×10−27 kg,质子的质量为1.67 × 10−27 kg。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静止氢原子从n =4 跃迁到 n =1 时,氢原子的反冲速度是多少?( )


A.4.07 m/s | B.0.407 m/s | C.407 m/s | D.40.7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