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夸父逐日 钻木取火 愚公移山 庖丁解牛 刻舟求剑 螳臂挡车
中国的成语,其实就是一则体现古人智慧与精神的故事,无数的成语故事都有启迪思考、化育后世的重要作用。读了上面六个成语(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个成语(故事)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
对于以上的话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字,文体不限。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有人说: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也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走进新天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春节、清明、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沿袭习俗、凝聚情感、传承文化。随着发展,这些传统节日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节目以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流行乐,即所谓的“和诗以歌”,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
材料二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沙嘎。全园大、中、小9个班级,30多名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了活动。沙嘠是蒙古族民间传统智力游戏之一,该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竞争意识和合作、分享、谦让以及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幼儿们的玩乐中传承、发展和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
材料三 1937年5月,商务印书馆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撷取公孙杵臼、程婴、子路、荆轲等人的故事,编成《中华民族的人格》小册,向全民推广,激励全民以先民为榜样,保全固有的精神,像典籍中记载的仁人义士一样,筑起血肉长城,保家卫国,这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对传统文化传承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机联系,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是很有意味的两个词。没有格拉丹东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浩荡千里;没有体积数倍于树冠的发达根系所提供的水分营养,就没有大树的高可参天、浓荫蔽日……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展开联想,写一篇作文。角度自选,题目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特。(王安石《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载《守岁》)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玉棕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目文化内涵丰富。读了上面的关于中华传统节文化的诗文,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二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某大学毕业典礼上,一位毕业多年、事业有成的老校友对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说了下面一段话: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我想说的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2013年,我国启动“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
老孟: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啊。
小郦:“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久违的诗意啊,挺美的。
小丁:都信息时代了,现在过日子谁还看二十四节气?
(材料二)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二十四节气”,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是守住传统文化,还是重视科技发展?你是怎样看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明确。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