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以“聊得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铁凝说:“所谓‘聊得来’的深层含义是:读懂你的内心,听懂你的说话,与你的见识同步,配得上你的好,并能互相给予慰藉、理解和力量。”
铁凝说:“所谓‘聊得来’的深层含义是:读懂你的内心,听懂你的说话,与你的见识同步,配得上你的好,并能互相给予慰藉、理解和力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7天,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校园里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不少在读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 信步于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之上。有的掏出手机,拍下美景,留住回忆。也有不少人自发作文赞叹。校方不到10天时间就征集到摄影作品400余幅,诗文百余篇。
该学校的这一倡议,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7天,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校园里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地毯。不少在读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 信步于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之上。有的掏出手机,拍下美景,留住回忆。也有不少人自发作文赞叹。校方不到10天时间就征集到摄影作品400余幅,诗文百余篇。
该学校的这一倡议,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毕业在即,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地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毕业在即,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地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秋以为期》的作者描述了与秋天的美好约定,其实春天也容易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的无尽情思。请以“约会春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有感染力。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请以“吐槽孔夫子”为题,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以下是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请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要求: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秋以为期》的作者描述了与秋天的美好约定,其实春天也容易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的无尽情思。请以“约会春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有感染力。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请以“吐槽孔夫子”为题,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以下是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请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要求: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微写作
《一起去看山》中,作者说“这就是美的作用”。结合《论语》《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这几部名著,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请你从上述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对其的阅读体会,谈谈你对“美”的认识。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②请从上述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以“美丽的 ”为题,简述这个人物的形象。要求: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③选择上述名著作家中的一位,为之写段推介语投给校园期刊,肯定其对“美”的追求。要求:言之成理;结合其作品。
《一起去看山》中,作者说“这就是美的作用”。结合《论语》《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这几部名著,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请你从上述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对其的阅读体会,谈谈你对“美”的认识。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②请从上述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以“美丽的 ”为题,简述这个人物的形象。要求: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③选择上述名著作家中的一位,为之写段推介语投给校园期刊,肯定其对“美”的追求。要求:言之成理;结合其作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对上述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位贫困的残疾老人承包荒山种植经济林。十五年后,满山的树成材了。为了卖个好价钱,老人找当地媒体帮忙宣传,没想到他被媒体宣传成义务植树、改造环境的好人。接着,各地媒体纷纷报道他的事迹,无数人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有人还给他寄来钱物,政府部门也送来生活补助。村干部提醒他,树不能卖了,否则他的形象就毁了。卖,可以让他脱贫,更好地生活;不卖,可以保住自己意外获得的好名声,还可以为环保作贡献。
对上述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欧洲谚语中说:“慢些,我们就会更快。”
阿尔卑斯山口的木牌上写道:“慢慢走,欣赏啊!”
我国古诗词中也有以《声声慢》《扬州慢》为代表的调长拍缓的慢词……
你对“慢”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欧洲谚语中说:“慢些,我们就会更快。”
阿尔卑斯山口的木牌上写道:“慢慢走,欣赏啊!”
我国古诗词中也有以《声声慢》《扬州慢》为代表的调长拍缓的慢词……
你对“慢”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