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荆轲、烛之武、蔺相如、廉颇、樊哙、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梁启超、苏轼、辛弃疾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荆轲、烛之武、蔺相如、廉颇、樊哙、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梁启超、苏轼、辛弃疾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情,是人与人的情面与交情。人情可贵,人情也可能是负担;有人说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温暖在……人情,蕴含人生百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情,是人与人的情面与交情。人情可贵,人情也可能是负担;有人说人情冷漠,但人情也自有温暖在……人情,蕴含人生百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分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啃老族,作为青年中的边缘群体,近年来广受关注。近日有政协委员披露,在上海目前登记的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已经达到了29%。可见,在大城市中,啃老一族为数不少。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分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啃老族,作为青年中的边缘群体,近年来广受关注。近日有政协委员披露,在上海目前登记的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已经达到了29%。可见,在大城市中,啃老一族为数不少。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书法,古人有很多论述。 苏轼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王羲之说“意在笔前,然后作宇”;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这些书法理论除了教人写字,更蕴含为人处世的道理。请以以上书论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关于书法,古人有很多论述。 苏轼说“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王羲之说“意在笔前,然后作宇”;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这些书法理论除了教人写字,更蕴含为人处世的道理。请以以上书论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孙姓男子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霸座,还各种无赖,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列车长和乘警都进行了劝说,却不管用。事后该男子还得意地称自己把一车人耍得团团转。
此事引发网友骂声一片,纷纷人肉孙姓男子,曝出他的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微信号等个人信息;甚至深挖出他的在职博士生身份以及过去的种种劣行。目前该男子的各类社交通讯软件均处于瘫痪状态,他甚至吓得连家门也不敢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孙姓男子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霸座,还各种无赖,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列车长和乘警都进行了劝说,却不管用。事后该男子还得意地称自己把一车人耍得团团转。
此事引发网友骂声一片,纷纷人肉孙姓男子,曝出他的姓名、出生年份、籍贯、微信号等个人信息;甚至深挖出他的在职博士生身份以及过去的种种劣行。目前该男子的各类社交通讯软件均处于瘫痪状态,他甚至吓得连家门也不敢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在某一刻,或者引发我们深思,或者震撼我们的心灵,或者给予我们前进的信心,或者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
请以“点燃一盏心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在某一刻,或者引发我们深思,或者震撼我们的心灵,或者给予我们前进的信心,或者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
请以“点燃一盏心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 看见自己的身影”,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享受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快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 看见自己的身影”,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享受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快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某地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12分钟内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为被拍成视频,获得几百万人点赞。
近日,某地一位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老爷爷,为7元一份的小吃,做了个二维码。没想到有些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甚至0.01元的!老人对记者说:“我本来以为这里的人有文化、素质高,都靠得住。”
某著名演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他的母亲:“她常对我们说‘好事给人家传,坏事不要给人家传’‘遇到人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没文化,却有美德。”
某地那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知道了老爷爷的事后,感到过意不去,他专门去向老人道歉并送上100元,说:“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教育好这些孩子。”老人没有收钱,但被感动得落了泪。
……
我们谈论一个人品德时,常常会联想到他(她)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学力程度。一个人的品德水准与文化水平有何关联?请以“品德与文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美指着自己的脸蛋问妈妈:“我好看吗?”妈妈指着小美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说:“你只看到那张脸了,这也是你的脸啊。”
小美指着挡风玻璃上落了一层灰的车,问妈妈:“咱家的车怎么老不开啊?它都该洗脸了。”妈妈指着灰蒙蒙的天说:“你只看到车的脸了,咱北京的脸呢?”
小美看着电视里一张瘦削的脸,对妈妈说:“这个林爷爷没有旁边十几年前照片上的好看了。”妈妈说:“如果你觉得他这张脸不好看,你可以去看看他领导建造的港珠澳大桥,那是他的另一张脸,更是我们国家的脸啊。”
……
爱美的小美若有所思:原来“脸”有好多好多。
请你以“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1)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某地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12分钟内连续四次让座。他的暖心行为被拍成视频,获得几百万人点赞。
近日,某地一位在大学门口做生意的老爷爷,为7元一份的小吃,做了个二维码。没想到有些人欺负他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付款转账都是1元,还有0.1元甚至0.01元的!老人对记者说:“我本来以为这里的人有文化、素质高,都靠得住。”
某著名演员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及他的母亲:“她常对我们说‘好事给人家传,坏事不要给人家传’‘遇到人有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没文化,却有美德。”
某地那所大学的一位教授知道了老爷爷的事后,感到过意不去,他专门去向老人道歉并送上100元,说:“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有责任,我们应该教育好这些孩子。”老人没有收钱,但被感动得落了泪。
……
我们谈论一个人品德时,常常会联想到他(她)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学力程度。一个人的品德水准与文化水平有何关联?请以“品德与文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美指着自己的脸蛋问妈妈:“我好看吗?”妈妈指着小美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说:“你只看到那张脸了,这也是你的脸啊。”
小美指着挡风玻璃上落了一层灰的车,问妈妈:“咱家的车怎么老不开啊?它都该洗脸了。”妈妈指着灰蒙蒙的天说:“你只看到车的脸了,咱北京的脸呢?”
小美看着电视里一张瘦削的脸,对妈妈说:“这个林爷爷没有旁边十几年前照片上的好看了。”妈妈说:“如果你觉得他这张脸不好看,你可以去看看他领导建造的港珠澳大桥,那是他的另一张脸,更是我们国家的脸啊。”
……
爱美的小美若有所思:原来“脸”有好多好多。
请你以“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阅读下面材料,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流。近年,春运大军年流动量已超过30亿人次。
(1)请描绘一个你感触最深的春节回老家途中的场景。要求:场景具体生动,具有春运特点。
(2)你如何看待中国“春运大迁徙”这一独特现象,请做简要评析。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3)请给春节期间仍然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求:①对象明确,感情真挚。②符合“过年”的情境。③须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流。近年,春运大军年流动量已超过30亿人次。
(1)请描绘一个你感触最深的春节回老家途中的场景。要求:场景具体生动,具有春运特点。
(2)你如何看待中国“春运大迁徙”这一独特现象,请做简要评析。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3)请给春节期间仍然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求:①对象明确,感情真挚。②符合“过年”的情境。③须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