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中,戈多的始终缺席使两个等待者的生活变得焦虑不安,但没有结果的等待也使他们获得了活下去的希望。
缺席就是不在场。缺席的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还可能是某种精神品质。在生活中,你可能就是一位缺席者,也可能是一个被缺席所牵涉的对象。对于缺席现象,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观察和体验。
请以“缺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注意:1、题目自拟;2、角度自选;3、题材自定;4、文体不限。
在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中,戈多的始终缺席使两个等待者的生活变得焦虑不安,但没有结果的等待也使他们获得了活下去的希望。
缺席就是不在场。缺席的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还可能是某种精神品质。在生活中,你可能就是一位缺席者,也可能是一个被缺席所牵涉的对象。对于缺席现象,你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观察和体验。
请以“缺席”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注意:1、题目自拟;2、角度自选;3、题材自定;4、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1对1辅导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考试。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相亲才会赢”……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可谓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然而这种“以爱为名”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吗?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高考1对1辅导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考试。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相亲才会赢”……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可谓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然而这种“以爱为名”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吗?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解析:标题为一动宾短语,动词“总有”即“一直有”“一向有”,宾语“期待”即期盼、等待。首先应回答清楚“期待什么”,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友情等;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其次应重点回答“为什么总有”,要结合期待的内容深入切分,这是写出文章深度的关键之所在,若泛谈期待是生活的希望、期待是人生的动力等,则难以得高分。最后,“总有”和“期待”也暗示了文章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解析:标题为一动宾短语,动词“总有”即“一直有”“一向有”,宾语“期待”即期盼、等待。首先应回答清楚“期待什么”,可从小我角度构思,如期待成功、期待幸福、期待真诚友情等;也可从大我角度构思,如期待社会和谐、期待国家强盛、期待世界和平等;还可逆向构思,如期待对手。其次应重点回答“为什么总有”,要结合期待的内容深入切分,这是写出文章深度的关键之所在,若泛谈期待是生活的希望、期待是人生的动力等,则难以得高分。最后,“总有”和“期待”也暗示了文章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创造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雕塑原来就在这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是的,生活中,你就是那座雕塑,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全面理解上述材料,准确把握其含意,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创造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雕塑原来就在这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是的,生活中,你就是那座雕塑,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全面理解上述材料,准确把握其含意,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蚌对另一只蚌说:“我真是痛苦不堪,那又重又粗的砂粒在我体内滚来滚去,常常使我痛得不能休息。”
另一只蚌骄傲自得地回答说:“谢天谢地,我体内没有被砂粒折磨的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舒服。”
此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两只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骄傲的蚌说:“是啊!你是很舒服,但是却一无所得;而你的朋友忍受痛苦的结果,却将生出一颗非常美丽的珍珠。”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同“螃蟹”的感叹呢,在你自以为“舒服”的时候,等待你的却常常是一事无成;而当你经历了痛夺之后,收获到的往往是令人满意的结果。请以“痛苦与美丽”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用名贵木料做了一个很漂亮的盒子,以香草熏制,匣子上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人就以高价买下了这个珍珠匣子,然后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请全面理解材料中的寓言故事,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请全面理解材料中的寓言故事,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门和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有只有门却没有窗的建筑物,但罕见只有窗而没有门的建筑物。《圣经》里说:“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钱钟书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不管是门还是窗,它们都是人与世界交流的一种途径。打开或关上门窗,是我们的身、心存在于世上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请以“门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请以“门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不行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
德国诗人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的含意,以“忠告”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不行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
德国诗人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的含意,以“忠告”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