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是难于辨认。 |
B.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是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
C.《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 |
D.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擢:提拔。 |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希望、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
C.二州牧伯 伯:长。 |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小,不重要。 |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成语中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为诸君快战 大快人心 |
B.如土委地 委曲求全 |
C.戍卒叫,函谷举 举一反三 |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步自封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B.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C.①因其固然 ②腹犹果然 |
D.①此天之亡我 ②亡其两骑耳 |
下列各项划线的词活用方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B.①未云何龙 ②良庖岁更刀 |
C.①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朝歌夜弦 |
D.①德合一君 ②此天之亡我 |
下列各项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与遇宋将军家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然卒困于此 ⑤岁得帛千匹 ⑥函谷举 ⑦臣之所好者道也 ⑧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⑨何为而在此 ⑩秦人不暇自哀 ⑪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②与遇宋将军家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④然卒困于此 ⑤岁得帛千匹 ⑥函谷举 ⑦臣之所好者道也 ⑧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⑨何为而在此 ⑩秦人不暇自哀 ⑪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A.①⑦//⑤⑧//②⑪//③⑨⑩//④⑥ | B.①⑤⑧//②⑪//③⑨⑩//④⑥//⑦ |
C.①⑤//②⑧⑪//③⑨⑩//④⑥//⑦ | D.①⑦//②⑤⑧⑪//③⑨⑩//④⑥ |
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不快吾意 ②亦足以王也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不冠不袜 ⑤良庖岁更刀 ⑥余既耸然异之 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⑧骊山北构而西折 ⑨歌数阕 ⑩见方山子从两骑 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⑫项王军壁垓下 ⑬朝歌夜弦
①则不快吾意 ②亦足以王也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不冠不袜 ⑤良庖岁更刀 ⑥余既耸然异之 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⑧骊山北构而西折 ⑨歌数阕 ⑩见方山子从两骑 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⑫项王军壁垓下 ⑬朝歌夜弦
A.①⑩⑪//②④⑨⑫⑬//③⑥//⑤⑦⑧ | B.①⑩//②④⑨⑪⑫⑬//③⑥//⑤⑦⑧ |
C.①⑩⑪//②④⑦⑨⑫⑬//③⑥//⑤⑧ | D.①⑩//②④⑦⑨⑪⑫⑬//③⑥//⑤⑧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汉军乃觉之 ②乃有二十八骑 | B.①以无厚入有间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
C.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D.①项王瞋目而叱之 ②善刀而藏之 |
下列各项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①地方千里 ②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③为之踌躇满志 |
B.①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②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③依乎天理 |
C.①左右皆泣 ②齐楚之精英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
D.①期山东为三处 ②韩魏之经营 ③汉军皆披靡 |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选项对所给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复以小艇游庙中 ⑥与遇宋将军家
⑦然今卒困于此 ⑧非战之罪也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复以小艇游庙中 ⑥与遇宋将军家
⑦然今卒困于此 ⑧非战之罪也
A.①②④/③⑦/⑤⑥/⑧ | 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
C.①②④/③⑦/⑥/⑤⑧ | D.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