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选项中与“虽然,吾心许之”的“心”含有的特殊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席卷天下 |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C.间至赵矣 |
D.其势必不敢留君 |
下列句式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致使于晋,顾反
(2)铸以为金人十二
(3)自以为关中之固
(4)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俭,德之共也
(6)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7)句读之不知
(8)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不拘于时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致使于晋,顾反
(2)铸以为金人十二
(3)自以为关中之固
(4)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俭,德之共也
(6)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7)句读之不知
(8)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不拘于时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1)(4)/(2)(3)/(5)(8)/(6)(7)/(9)(10) |
B.(1)(4)/(2)/(5)(8)/(3)(6)(7)/(9)(10) |
C.(1)/(2)(3)/(4)(5)(8)/(6)(7)/(9)(10) |
D.(1)/(2)(3)/(5)(8)/(6)(7)/(4)(9)(10) |
下列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B.蒙故业,因遗策 因河为池 |
C.有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D.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与“士之傲爵禄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
B.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
C.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 |
D.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
下列句子中“谢”字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
C.乃令张良留谢 |
D.(陈)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
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银河在古代诗文中又称为“河汉”“星汉”“云汉”等。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为九个州,现在以“九州”代指中国。 |
B.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属于前者,“庆历四年春”属于后者。 |
C.《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几百个,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
D.古人生前有名有字,有的还有号,死后都有谥号,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 |
解释加点字
(1)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__________)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__)
(3)秦人开关延敌(__________)
(4)非抗于九国之师(__________)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
(6)君子不齿(__________)
(7)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作《师说》以贻之(__________)
(1)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__________)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__)
(3)秦人开关延敌(__________)
(4)非抗于九国之师(__________)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___)
(6)君子不齿(__________)
(7)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作《师说》以贻之(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