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何以至此? ②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 ③何为其然也?
④玉斗一双,白璧一双 ⑤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毋从俱死也   ⑧凌万顷之茫然
⑨謇朝谇而夕替   ⑩有碑仆道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2)客有吹洞箫者 (13)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4)而今安在哉?(15)高余冠之岌岌兮    (1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①③⑥(16)/②⑤(13)(14)/⑦⑨⑩(11)/④⑧(15)(12)
B.①③⑥(16)/②⑨⑩(14)/④⑧(12)(15)/⑤⑦(11)(13)
C.①③⑥(14)/②⑨(16)/⑧(12)(13)(15)/④⑤⑦⑩(11)
D.①③⑥(14)/②⑨(13)(16)/④⑧(12)(15)/⑤⑦⑩(11)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王来何操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缪也④郑伯克段于鄢⑤沛公安在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⑦石之铿然有声者⑧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A.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⑧/③⑥⑦/④
C.①⑥/②⑧/③⑤⑦/④
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与“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群臣侍殿上者D.若属皆且为所虏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 )
(1)吾得事之   (2)济而夕设版焉
(3)群臣之    (4)项伯杀人,臣
A.(1)(2)相同(3)(4)相同B.(1)(2)相同(3)(4)不同
C.(1)(2)不同(3)(4)不同D.(1)(2)不同(3)(4)相同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项王身亦被十余创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惟兄嫂是依D.而母立于兹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的语序调整或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重之以修能:又以修能重之B.纫秋兰以为佩:纫秋兰以(之)为佩
C.恐年岁之不吾与:恐年岁之不与吾D.来吾道夫先路:吾来道夫先路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请罪于先人之墓
C.夫晋,何厌之有D.予羁縻不得还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有穴窈然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