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 )
(1)吾得事之   (2)济而夕设版焉
(3)群臣之    (4)项伯杀人,臣
A.(1)(2)相同(3)(4)相同B.(1)(2)相同(3)(4)不同
C.(1)(2)不同(3)(4)不同D.(1)(2)不同(3)(4)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1-11-28 11:51: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小题1】与“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小题2】下列加点字中,与“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中的“完”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舍相如广成传舍B.得夜见汉使
C.空以身膏草野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D.皆为陛下所成就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与例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生孩六月,慈父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B.兰芝初还时,府吏丁宁
C.风吹草低牛羊D.图穷而匕首
【小题2】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复驾言兮焉求B.渺渺兮予怀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俨骖騑于上路
【小题3】下列各项说法不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伶仃,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