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例句:箕踞而遨
A.天下云集响应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C.望西山,始指异之 |
D.不知东方之既白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______)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______)
④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
⑥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解释六经的著作 |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渊博 |
(1)明主不厌人
(2)故兵无常势
(3)乃知尔丑
(4)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5)七月既望
(6)倚歌而和之
(7)杯盘狼藉
(8)而卒葬之
(9)则或咎其欲出者
(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多于在庾之粟粒 (2)王披襟当之
(3)迨诸父异爨 (4)沛公军霸上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项王按剑而跽曰
(7)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望其旗靡 | B.先达德隆望尊 |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 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④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固:即窦固,凉部:指西州 防:车骑将军马防。【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车师复畔 ②衣屦穿决
【小题2】为下列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宜奉大使,镇抚凉部 (_______)
A.供奉 B.拥戴 C.奉承 D.赐予
②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 (_______)
A.忍受 B.吃 C.喂 D.围裹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 )
A.食尽穷困 | B.而稍稍死亡 | C.形容枯槁 | D.恭上疏言方略 |
【小题5】耿恭“大忤于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依据文意,推断作者评价耿恭“义重于生”的多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