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孙权谕吕蒙读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①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②,非复吴下阿蒙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博士:古代学官名。②才略:才干见识。③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阿蒙:吕蒙。【小题1】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即当途,当权之意。 |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借故推托。 |
C.治经为博士 治:研究。 |
D.孰若孤 孰:谁,哪个。 |
E.刮目相待 刮:擦。待:等待。 |
但当涉猎
A.但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
B.只是应当仔细地阅读 |
C.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
D.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小题1】对上面划线文章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A.传:传授 | B.道:道理 | C.惑:疑难问题 | D.知:知识 |
晏子使楚
晏子①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③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④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注:①即晏婴,春秋时齐大夫,②闾(lú):古代一闾为二十五家。③袂(mèi):衣袖。④比肩:肩并肩。继跑:脚挨脚【小题1】加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晏子使楚 使:出使 |
B.齐命使各有所主 使:使臣 |
C.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延:邀请 |
D.婴最不肖 不肖:不才 |
【小题3】面对楚国恶意的羞辱,晏子有怎样的表现?(用自己的话作答)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与“厚”相对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会议 |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完毕 |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或者,也许 |
D.向之所欣 向:过去 |
A.癸丑,古代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
B.禊事,禊,一种风俗祭祀。禊事指古人于农历七月七日到水边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祈福消灾。 |
C.流觞曲水,指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杯子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
D.“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辇来于秦
③燕赵之收藏④族秦者秦也
⑤东犬西吠
⑥乳二世
⑦金块珠砾
⑧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⑧ C.④⑥⑦ D.④⑤⑥
(2)下列选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_)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后人哀之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王披襟当之
(3)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______)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C.其制稍异于前。 D.至于赤壁之下。
①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②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③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足以娱目(_________) (2)令工画者为图(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
【小题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去不义 亡:逃跑 |
B.秦时与臣游, 游:交游 |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拼力厮杀 |
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 |
A.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B.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项王默然不应 |
C.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
D.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②项王默然不应 |
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 |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
C.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 |
D.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A.①夙愿得偿 ②夙遭闵凶 ③夙兴夜寐 |
B.①慈父见背 ②见陵之耻 ③君既若见录 |
C.①绝云气 ②而绝江河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①各具情态 ②具以表闻 ③具告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