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②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③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足以目(_________)    (2)令画者为图(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小题3】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5:5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友也。更闻某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选自《古代散文联璧百篇》)
(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芋视友也  无尔是过与
B.污贿不饬罢  昔者先王为东蒙主
C.时、位移人也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野老鄙夫能言者 弃甲曳兵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试”是指明清两代取得进士资格的入学考试,凡应考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又称“童子”。
B.本文通过记叙芋老人和相国之间有关食芋一事的交往,告诫世人不要因时、位变化而忘记过去,改变本性。
C.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是殿试,由皇帝亲对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D.塾本是西周设立于地方的初级学校。书塾就是私塾,一般只有一名教师,称为塾师,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教材、学习年限不定,私塾在清代比较盛行。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2)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赏花
(清)黄图珌
山园日静,花径风甜,即一草一木,莫不怡人心,爽人目;况乎众香毕具,百态娟妍,既可人怜,奚容不赏?然一瓯茶、一杯酒,吟风醉月,赏必求其宜也。乃为之书。
兰花
空谷幽兰,不言自芳,孔子是为《猗兰》之操。余皆圣人之徒,当焚香对琴,重其声而和之。
兰独守贞择禄,不类他卉。置之盆中,携近书案间,自有一种善气迎人。
兰之品类最多,色色俱可去俗,当为珍之,以作盆玩。若置之庭砌,与众草为伍,既不能舒其志,亦无所见其长,何异士之困穷不遇者□?
梅花
梅花,清客也,和靖爱之而植。周天之数,吟咏甚富。赏宜启湘帘,拂石榻,静坐于花间,吸清茗,读《汉书》,毋焚异香,毋对俗客,毋语世事,毋泛霞觞,如是可以为和靖友矣。
冰清玉润,足称出世之芳姿;貌婉心娴,洵是重闺之佳丽。香入轻烟而宛宛,色凝佳月以盈盈。当此时也,铁笛迎风,瑶琴横膝,抛残世上弹不了之棋局,收拾人间做不完之春梦。噫,非吾为之,其谁能之?
疏影暗香,孤标别韵。且丽且妍,自得佳人之态;极清极冷,常怀君子之风。至若雪满山中,卧当林下,即使铁心石肠,亦为情移意夺。
梅花宜植于松冈竹圃间,另放一园,庶不失为岁寒三友,鼎峙以垂清名也。
桃花
欲赏是花,必求一叶小舟,随风漂泊,芳香红雨,可许近攀远眺,自得武陵渔人误入花源之想也。至若陆地赏桃,既不得其宜,而反增吾俗。君其慎之!
即可助娇,尤能销恨,闺阁所宜植也。世俗忌之,吾亦莫知其所以然矣。
(选自《看山阁闲笔卷十三》)
(注)①《猗兰》之操: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也称《幽兰操》。②周天之数:此处代指梅花。③泛霞觞:谓饮酒。
【小题1】对画线句“赏必求其宜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赏花一定要处于最合适的场景。
B.赏花一定要拥有最合适的心情。
C.赏花一定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
D.赏花一定要具备最合适的态度。
【小题2】可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耳B.矣C.哉D.也
【小题3】作者认为赏梅之“宜”在于  
【小题4】桃花“闺阁所宜植也”,但“世俗忌之”,为什么?结合日常阅读予以探究。
【小题5】作者笔下的兰花、梅花、桃花都有君子之风,但其内涵又各有侧重,请集合原文概述之。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钱神问对

戴名世

①有神色赤而目方,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前问神,神具以名对。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②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手者,不可胜数也。挻土刻木以为人,而强自冠带;羊狠狼贪之徒,而恣侵暴,刳穷孤,而汝之助虐者,不可胜数也。且又酿争而藏垢,避正而趋邪,使夫义士仁人,瞿瞿然惸惸然不能出气,修德益穷,有文益困。而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熏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③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注释)①色赤而目方:古时以铜铸钱,外圆而中有方孔。②挻(shān):揉和。③刳:剖开,挖空。④瞿瞿然:惊恐貌。惸惸然:忧虑貌。  ⑤伥伥:无所适从。

【小题1】戴子见钱神而不知其何神,随后又说“吾闻汝久矣”,分析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
【小题2】概述戴子列举钱神造成“万端俱起”的罪状。
【小题3】赏析结尾画线句钱神的动作、神态描写。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众人对钱神的膜拜拥戴正是文章命意所在。
B.文中多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论辩气势。
C.文章采用与钱神问答形式,使说理更形象。
D.文章以“臭”为靶的,抨击钱神臭名远扬。
【小题5】如果钱神正面回应戴子的观点,它会如何自辩?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青主善书画

(1)傅青主徽君山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哺至昳,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缽,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遣人送归。

(2)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颕。以僧无行,不许。僧谂某与傅善,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塗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此三字授僧,榜于门。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沈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谓月上东向
(2)急取水为之浣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两几(____)
A并列的马
B骈文
C整齐
D并列排放
(2)遂掷笔搓纸而(____)
A停止
B拿出
C撤销
D拆除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轻人作 急取水之浣濯
B.秉烛为   吾欲南海何如?
C.僧无行,不许 打钟庵三字嵌诗中
D.傅笑许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僧谂某与傅善,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
【小题5】第(2)段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
B.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
C.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
D.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
【小题6】第(2)段中通过傅山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傅山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