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②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③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足以目(_________)    (2)令画者为图(_________)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小题3】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5:5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趵突泉记

(清)怀应聘

①趵突泉者,在山东济南郊外,为天下奇观。其游而见之者,无不咄咄称异。余心向往久矣,而未得亲观其胜。

②甲子岁,余适齐鲁间,大中丞徐暾庵招余饮,即偕游趵突泉。泉有三穴,中间相去不数十步,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尺。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

③夫水,柔物也。方之则方,圆之则圆;挹之则盈掬,挥之则散落;环之则为池沼,决之则为川流。狎弄挠拢,无不如意。即深如长江,险如黄河,为人患害者,莫有加焉。然不过因风鼓浪,触石生涛,挟鱼龙诸怪物以自雄耳。假使无风石之险,无鱼龙诸怪物以助其势,其为平流直泻者,与众水无异也。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呜呼!世有戴天履地,目视日月,耳辨声音,手持足行,生而命为人者,无不有心、有性、有情、有识,其为浩然之气,更当何如?而一遇君国大故,濡忍不决,生死一迫,随即披靡,逐波顺流,往而不返,曾不若兹泉之介然自立,足以厉廉耻而砥节行也,岂不哀哉!呜呼!同一水耳,谁实使之然邪?岂润下之名水不乐居,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概,以自见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气迸发,排空直上,势不可遏,如荆卿悲歌,渐离击筑,壮士发冲冠时邪?泉之上有吕祖阁,亭中题咏属对,后先唱和者不一人。余今与暾庵相对,不能无感于兹泉矣,故记之。

【小题1】全文围绕着一对矛盾展开,它们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小题2】趵突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的力量来自:(用自己的话概括)①_______②__________
【小题3】第③段中的“岂不哀哉?”“哀”指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以山水抒怀抱”是我国古代游记的一大传统。请结合上文对此进行简述。
【小题5】这篇文章论述具有雄辩性,读来气势恢宏。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鉴赏。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秋湖觞芰图序
(清)曾燠
去年此日,湖水入图;闰月今秋,莲花展节。踏芳草而旧径出,讯竹林而新雨来。芰荷深浅,不减于昔游;朋友舍离,已殊于前度。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于时,晓凉犹嫩,残署欲收。水涨茱萸之湾,风清杨柳之郭。画舫预停于堤曲,寺钟倏动于城阴;老僧来迎,群贤毕至,则由慧因寺前发棹也。
俄而锦缆徐牵,彩虹乍落。桥亭暂过,天水忽空。入香海之慈云,有琅玕之别馆;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白羽摇芬,可结远公之社,则就净香园小憩也。
于是过莲性之寺,沿筱园之堤,厥有层楼,颇宜高咏。旁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已。将返山阴之棹,复回曲院之风。别港渺以通幽,清磬悠然在水。一庵半掩,千树交阴。竹露品茶,林风醒酒,则归途访桃花庵也。
嗟乎!何地无水,何处无花?或因人事之乖,不免胜游之少。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官有余闲,民无异志。得从诸君之后,重开昨岁之筵。可以娱嘉宾,容拙吏。谓非厚幸,宜得纪传。爰有董、巨山水之家,徐、黄丹青之手。分之而各写一胜,合之而均有千秋。其图慧因寺者,为钱塘钱玉鱼。其图净香园者,为长洲袁竹室。其图桃花庵者,为如皋陈肖生。其图高咏楼者,为全椒吴山尊也。图中之客凡十有八人,各有诗。是为序。
(选自《清文观止》)
(注)①曾燠:江西省南城人,乾隆进士,有《江西诗征》《赏雨茅屋集》等文集。②湖:即江苏扬州瘦西湖。当时作者担任两淮盐运史,在扬州设了题襟馆,与宾客们饮酒咏诗为乐,因在闰六月游湖,故题目中称“秋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净香园小憩也 就:靠近
B.既而余觞告终,清兴未 已:而已
C.或因人事  乖:不如意
D.图中之客十有八人     凡:总共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作者所说的“胜游”的一组是(   )
①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②晓凉犹嫩,残暑欲收
③绿波泛客,疑乘太乙之星
④厥有层楼,颇宜高咏
⑤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
⑥竹露品茶,林风醒酒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作者一行游玩瘦西湖的几个主要景点,从慧因寺到虹桥、桥亭,再到净香园、莲性寺、筱园、高咏楼,经过别港,最后到桃花庵。
B.本文先叙写了作者在观莲节与宾客秋游的情形,最后一段交代客人们作画吟诗的缘由,并抒发了对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的赞美之情。
C.本文用了很多典故,但是语言却清丽可人,琅琅上口,有音韵之美。
D.本文是一篇给诗集作的序文,采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抒写了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乐趣,有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韵。
【小题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感四时之代谢,惜二难之重并。嘉会不常,芳筵宜再。
(2)惟此大江南北,时和岁稔,政简刑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其俗 病:批评B.深叹其能矫然俗也 拔:拔除
C.远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D.不又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小题4】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