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而临事忽焉丧之 |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C.往往而剧 卒中往往语 |
D.所谓天者诚难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隐帝即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领台州刺史,食郡奉。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周祖践祚,书诏繁委,皆崇谅为之。广顺初,加工部侍郎,充职。会兖州慕容彦超加封邑,彦超已怀反侧,遣崇谅充使赐官告,仍慰抚之。时多进策人,命崇谅就枢密院引试,考定升降。崇谅以母老思乡里,求解官归养。诏给长告,赐其母衣服、缗钱,假满百日,令本州月给钱、米面。俄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世宗征高平,崇谅尚未至,陶谷乘间言曰:“鱼崇谅逗留不来,有顾望意。”世宗颇疑之。崇谅又表陈母病,诏许归陕州就养。讫太祖朝不起。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余卒。
(节选自《宋史·鱼崇谅传》)P6162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
B.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
C.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
D.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
A.会魏帅杨师厚卒 卒:去世 |
B.囚节度使归款庄宗 款:诚恳 |
C.秦王从荣表为记室 表:上书表 |
D.讫太祖朝不起 起:起来 |
A.鱼崇谅奉养母亲,尽心尽力。隐帝即位后,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周祖时,他因为母亲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 |
B.鱼崇谅督办军事,快速完成。在讨伐三叛时,鱼崇谅主持后方的工作,有关军事储备、调度征发的事情,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办理好。 |
C.鱼崇谅举荐贤能,量才适用。周祖登基后,鱼崇谅除起草各种制书诏令外,还积极举荐贤能之人,并通过考试来考定他们官职的升降。 |
D.鱼崇谅遭人离间,受到猜疑。世宗讨伐高平时,鱼崇谅没有及时到达,陶谷就趁机进谗言,说鱼崇谅逗留在家是在观望,皇帝对此颇有猜疑。 |
(1)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不同 |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 |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 |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 |
A.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 亲附 |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 原谅 |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
D.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考虑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 |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示被动。 |
C.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绕 |
D.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④⑤⑥ |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
(1)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2)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①敢以烦执事。(胆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⑥吾其还也。(还是)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⑧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
A.①⑤⑦⑧⑨ | B.②③④⑦⑧ |
C.⑤⑥⑦⑧⑩ | D.①③⑤⑧⑩ |
(1)若(_______)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
C.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
(2)说 (_______)
A.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教)
C.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
(3)辞(________)
A.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
B.停数日,辞去(告别)
C.不辞劳苦(推托)
(4)鄙(________)
A.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偏僻)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5)微(________)
A.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
(6)之 (________)
A.辍耕之垄上(到,往)
B.子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
C.是寡人之过也(的)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
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把……当做边邑) |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
C.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
D.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
C.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盟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