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吾其还也,亦去之(代词,代郑国)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音节助词,不译)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顷之未发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    (8)是寡人之过也
(9)怅恨久之 (10)公从之
A.(1)(9)/(2)(10)/(3)(5)/(4)/(6)(7)(8)
B.(1)(3)/(2)/(4)(5)/(7)(10)/(6)(8)(9)
C.(1)(9)/(2)/(3)(5)/(4)(6)(10)/(7)(8)
D.(1)(3)/(2)(10)/(5)(8)/(4)(6)/(7)(9)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而: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句中语气词,不翻译
D.夜驰之沛公军 之:到,往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过也    ③邻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往来    ⑤愿足下更虑 ⑥微夫人力不及此 ⑦公从
A.①③④\②⑥\⑤⑦B.①②\③⑥\④⑤⑦
C.①④\②③⑥\⑤⑦D.①⑤⑦\②⑥\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壮也,犹不如人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若属皆且所虏 何辞
C.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其无礼于晋
D.秦王还柱走 图穷匕首见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彼奚适也?
③其翼若垂天云    ④空余报国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不知(亲附、结交)②越国以鄙(远方的国家)
B.①且君尝为晋君也(赏赐)②又欲西封(放肆)
C.①亦去 (到,往)②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
D.①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②樊将军以困来归丹(贫穷)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人 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    小学大遗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可怪也与
D.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于”字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轼庐其上
B.敛聚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C.卒常州
D.不使安朝廷之上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