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燕国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③燕王拜送于庭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D.人不敢与忤视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郑人    ②太子之   ③封之   ④其人居未来
济而夕设版焉    ⑥邻之,君之薄也 ⑦缒而出 ⑧秦氾南
A.①⑧ \②\③⑤⑦\④\⑥B.①⑧\②④⑤\③⑦\⑥
C.①⑥⑧\②⑤\③⑦\④D.①⑧\②\③⑤\④\⑥\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今日往而不反者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其西封(延伸、扩张)  微太子言,臣愿得之(拜会,前往)  旦暮渡易水(早晚)
B.秦之遇将军,可谓矣(刻毒) 人不敢与视(逆、迎着目光看) 以试人,血缕(浸渍)
C.持千金之资物(货币)    荆轲(倒下) 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
D.诸侯之列(并、列)  乃引其匕首秦王(掷、击)   既,取道(临时祭路神)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翻译下列句子。
⑴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①秦之将军,可谓深矣(对待)   ②何之有(满足)
B.①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  ②持千金之资物(购买)
C.①旦日士卒(用酒肉招待) ②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D.①朝而夕设版焉(渡河) ②闻大王有意过之(责备)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只有一个通假字的一组是
A.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②张良出,要项伯
B.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②前以降及物故
C.①云销雨界,彩彻区明  ②拜送书于庭
D.①而倔起阡陌之中 ②气凌彭泽之樽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为“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B.“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为“这样的话,那么将军的大仇得报,燕国见陵之战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C.“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为“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译为“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右手把秦王袖 人之力而敝之
B.乃令秦武阳副  乃装遣荆轲
C.丹不忍己之私    其无礼于晋
D.臣壮也,犹不如人 微夫人力不及此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