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请分别说出“枯藤老树昏鸦”的“昏”字,“轻烟老树寒鸦”的“寒”字的妙处。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元曲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题。

灞桥饯别(节选)

马致远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把我汉家衣服都留下者。

(诗云)正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留衣服科)(驾唱)

(殿前欢)则甚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我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猛到椒房,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又横心上。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苏武还乡?

(番使云)请娘娘行罢,臣等来多时了也。(驾云)罢罢罢!明妃你这一去,休怨朕躬也。(做别科,驾云)我那里是大汉皇帝!(唱)

(雁儿落)我做了别虞姬楚霸王,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哪里取保亲的李左车,送女客的萧丞相?

(尚书云)陛下不必挂念。(驾唱)

(得胜令)他去也不沙架海紫金梁,枉养着那边庭上铁衣郎。您也要左右人扶侍,俺可甚糟糠妻下堂?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今日央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

(尚书云)陛下,咱回朝去罢。(驾唱)

(川拨棹)怕不待放丝缰,咱可甚鞭敲金镫响。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恁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尚书云)陛下,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了罢。(驾唱)

(七弟兄)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尚书云)陛下回銮罢,娘娘去远了也。(驾唱)

(鸳鸯煞)我煞大臣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火编修讲。不见他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晌,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下)

(番王引部落拥昭君上,云)今日汉朝不弃旧盟,将王昭君与俺番家和亲。我将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做我正宫。两国息兵,多少是好!众将士,传下号令,大众起行,望北而去。(做行科)(旦问云)这里甚地面了?(番使云)这里黑龙江,番汉交界去处;南边属汉家,北边属我番国。(旦云)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汉家,长行去罢。(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做跳江科)(番王惊救不及,叹科,云)嗨!可惜!可惜!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罢罢罢,就葬在此江边,号为青冢者。我想来,人也死了,枉与汉朝结下这般仇隙,都是毛延寿那厮搬弄出来的。把都儿,将毛延寿拿下,解送汉朝处治。我依旧与汉朝结和,永为甥舅,却不是好?(诗云)则他为丹青画误了昭君,背汉主暗地私奔;将美人图又来哄我,要索取出塞和亲。岂知道投江而死,空落得一见消魂。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下)

【小题1】(梅花酒)一曲词表达了汉元帝怎样的情感?这首曲词有何特点?
【小题2】怎样理解“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苏武还乡”一句?
【小题3】试析本剧中的王昭君形象。
【小题4】从末尾一段文字中分析番王性格特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便是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小题1】(双调)是这首散曲的___________,“寿阳曲”是___________。
【小题2】对于这首曲子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在景物的描写上远近相间,富有层次感,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B.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景中含情,意境壮阔。
C.“落花水香茅舍晚”既扣应题目中的“归”,又写出渔村环境的恬静幽美,流露出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D.“卖鱼人散”以动写静,写出了渔夫卖完鱼后陆续回家的情景,热闹复归于平静使得暮色中的渔村更增添了一份宁静。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小令加以鉴赏。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小题1】本曲前三句是如何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叙事的?
【小题2】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便是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晩,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小题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___,“马嵬坡”是__________。
【小题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睡海棠,春将晚”,这里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第三句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般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她恃宠娇恣。
C.此曲前半部分主要是描写,着重写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D.此曲化用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小题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是作者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寿阳曲·远浦帆归》所展现的江村渔人晚归图。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小题1】马致远,号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选项中对本散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两句写景,开句切入题目中的“山市”、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B.“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C.“锦屏风又添铺翠”写出了山与晴岚连成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艳迷人。
D.此曲用华彩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小题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本首曲子中所展现的“山市晴岚”图。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白朴(1226-约1306)元代著名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终身未仕。
(1)白朴的《天净沙·秋》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首曲子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2)两首《天净沙》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之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中,《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作。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